我们的生活,也许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生气”
2019-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仅为唯一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叫“野马结局”:非洲草原上的野马,经常被吸血蝙蝠攻击,进而死去。可是,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其实是它的暴怒和狂奔。也就是说,野马是“气死的”。
生活,并不是用来生气的。如若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那么就是对生命无意义的消耗。很多时候,我们都不需要那么较真,纠缠,而把得失看得更淡一些。遇事不宜生气,而是想想如何解决当下这件事的办法。生气,既让你伤心,又伤身。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爱生气、社会关系紧张,会增加我们的健康风险。所以,“气大伤身”不是空穴来风。生气,相当于“慢性自杀”;豁达,才是长寿的秘诀。很多时候,我们都难免会碰到被误解、被中伤、被算计的时刻,但是在生活的纷纷杂杂中,如果不是特别重大要紧的事,就不要过于较真儿,也不要过于计较,冷静一些,豁达处世。有时候生活需要的是“糊涂”,“健忘”一些,活得也会更健康、快乐一些。懂得了心平,才能够气和,得饶人处且饶人。
很多患了绝症之后的病人,如果还是容易受情绪所左右,常怀一颗消极的心态,那么病情就很容易加速恶化。相反,那些能从绝症中康复的人,基本都是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我们的生活,更需要的是这种乐观。遇到不顺心的事,应该去找到正确的排解方式,绝不是一味地生气,那样只会给自己的身体埋下定时炸弹,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炸了。
纵观生气带给我们的危害,你还不愿意去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