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

比特币(们)有没有价值?

2018-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梁金华

如果有人问,比特币是否有价值?那么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有啦,现在(2018年1月21日),如果你有一个比特币,到交易所去,立马能换回大概9万元人民币,毫无疑问它是有价值的。

然而这个答案并不真正令人满意,因为提问者其实想知道的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在长远看来,是否有价值?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要复杂一些了。我也懂得不多,抛砖引玉。

我个人认为:相比与金银、铜钱、纸币等诸多曾经的或者正在广泛使用的货币,数字加密货币自身有很多优点,具有成为货币的强大潜力,但是否最终能成为货币,还得看历史的进程,和人们的选择。

货币本身,并没有用处,货币的价值体现在,我们拿着货币到市场上去,大家都愿意拿自己的物品,与我交换货币。货币因为商品交换而产生,是一种流通的手段。一种工具。一般来说,历史上获得流通的货币,大体都具有以下特点。

(1)便于携带,(2)可分割,(3)难以伪造,(4)稀缺

这些特点都是由于商品交换的需求而产生的,我们对比一下各种货币表现如何。

在货币自身的属性上,明显数字加密货币要更胜一筹。

在这里还要澄清一点,数字加密货币,和腾讯的Q币有什么不同呢?腾讯公司不能凭空创造1个Q币,我们必须使用1块钱人民币,来兑换1个Q币。因此Q币不能说是一种独立的货币。那么如果央行也把人民币数字化,是否就胜过那些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加密货币呢?事实上,人民币已经数字化了,中国已经进入了无现金社会,支付宝,微信支付就干这个的。数字加密货币和数字化的人民币,差别在于,人民币是由央行控制的,央行可以任意增发人民币。而数字加密货币一般都是总额固定的,不可增发的。要增发,只能需改并运行新的代码,然而,加密货币的设计,使得必须要取得大多数人(机器)的同意,才能修改并运行新的代码。我们基本可以认为,修改加密货币的发行规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然而,一种没有政府做信用背书的货币,可行么?从历史上来看,不乏没有政府信用背书的货币。以明朝为例,明朝初期,继承了宋元的做法,发行纸币“大明宝钞”,另外还禁止民间用金银做交易。然而,由于政府不停滥发货币,货币贬值,人们都不愿意持有”大明宝钞“,慢慢大明宝钞就没法流通了,大家私下都用白银做交易,朝廷无法禁绝。最后大概在15世纪中期,朝廷也只能承认了白银的货币地位。明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使用没有政府信用背书的白银做货币,社会也运转得好好的。

那么是不是以后就必然是加密货币会取代发币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人类社会的事情,都非常复杂,各种因素搅合在一起,不能一句”XXX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可以概括了的。无论加密货币取代发币,或者,仅仅是成为市场的重要部分,这都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牵涉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也必定是市场,技术,政府等等各种力量一起合力的结果,并不是理念先进,技术指标好,就能成为未来的趋势了。因此我觉得,加密货币本身很不错,但最终是否能够成功,还得看历史的进程。不过,至少,2009年以来,到目前为止,加密货币的使用者还是越来越多的,形势似乎有利于这个新的事物。

作者:梁金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