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洞察乡土故事

从乡土中来,到乡土中去

2019-05-16  本文已影响1人  MSC咨询

我们历来自称以农业立国,可见我们的国家靠农民来支持,则必须农有所立,然后国才能立,必须民力可侍然后国立充实,这才可以克服困难,开创国家新生命。

—— 于右任《中山门外的种瓜者》

如果今天,我们尝试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解读「农有所立」,会有什么不同?

或许就不再是单一的「脱贫问题」,而是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生活水平等多维度的「立足稳妥」

无论是高校、NGO 还是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都需要思考:

Why:一家组织为什么要做乡村振兴

How:如何找到乡村振兴的切入点

What: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

1. 往上翻三代,都是农村人

在乡村领域,有些组织长期服务于乡村建设、有些组织希望开发乡村市场、有些组织则是有乡村振兴的任务在身。

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都需要想明白的是:乡村发展和组织自身发展有什么关系?

我们习惯于预设:城市和乡村是两个割裂的主体。而事实上,城市与乡村在资源流动、文化交融和功能互补等方面都是紧密相连的统一整体。

因此,思考乡村和组织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分析地域区隔和经济水平等表象指标,而要从组织的本质出发。

前几天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交流,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点:「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不仅仅是一所高校办学理念,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定义乡村和其之前的关系。

怎么解释?

「经国本」是目标,农林水利系国之根本,需要妥善治理,确保其可持续发展;「解民生」是明确服务对象,深入一线,共情、共创、共赢;「尚科学」是工具与方法,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与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这样一所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从使命、战略到执行,将乡村与组织视为一个发展的整体,寻找互惠共赢的发展机遇,这样的视角转换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点是:改变了单向获取和支援的不平衡关系。在融合性发展的视角下,乡村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既是获取资源处,又是成效获益者。

而从组织定位的角度反思互惠关系,融合发展的可能,这恰好也是构建乡村综合发展机制的基础:它从组织的底层逻辑明晰了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保障了后续执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大大降低了出现「沉默成本」的概率。

2. 民声、民生、民身

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如何在乡土之上开展有效的工作,是很多组织面临的实际挑战。而解决这一系列挑战的过程,其实是组织找寻合适的策略,逐步形成有效模式的必经之路。

延续对乡村和组织关系的思考,有三个维度可以拿来参考:

民声 :找到自身定位与乡村真实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民生 :产生实际效益,而非片面地把乡村视为赋能对象或消费群体

民身 :在地性的考量,摒弃包办求快的方式

在西北农大的实践中,我看到了相似的选择:从产业振兴作为切入口和实际抓手,优先保障农人增收,辅以长期的知识技能培训,探索出不同利益相关方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其最大的特色是「产、学、研」之间的有效互动。

科研走向农技,学术成果赋能农人需求——民声

产业振兴,稳固乡村发展的经济基础——民生

与农人「结盟」,释放乡村人力资源的效能——民身

转化学术成果为新农产、新农技的关键在于「试验示范站(基站)」——从成功到成功(这是西北农大对示范站模式的要求),其中包含了多个维度的定义:

学术成果经试验站转化为符合地区属性特征的生产资料

学校向示范单位推广,推广对象通过新品种、新技术,获得增长和收益

示范单位成功带动农户,形成稳定的区域产业

为了保障成果转化和贴近需求,每年有 300 多名大学农业专家常年深入一线,与基层 1000 多名技术人员联合组成团队,开展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新品种、新技术经过多层论证和实验,已经形成了较高的成功率,农户投资产业的风险被极大降低。

经年累月,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超过 1350 项,累计推广面积超过 3 亿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超过 500 亿元。

比如苹果新品种「瑞阳」抗病性强、果实个大、容易管理、耐贮藏、品质接近富士,是非常适合在陕西渭北、陕北地区及同类生态区推广的主栽品种。白水县曹姓村民,从 2014 年开始种植该品种的苹果 5 亩,2018 年实现收入 10.5 万元,平均每亩收入 2 万元,2019 年整体收入预计达到 15 万元。

其实不难发现,「产、学、研」一体化背后的意义,不单是用科研辅助产业发展,而是一个组织将自身核心业务优势完全融入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过程。示范站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将业务成果进行催化、转换,形成产业发展中即时发挥作用的一种生产要素。

更难得的是,除了单纯地帮助农户增收,还有对人的关注——它关乎乡村的长远发展。

好的产业需要合适的人才来经营,但一方面乡村人力资源面临流失,空心村、留守、老龄化等成为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素质也有待提高。

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43.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48.3%,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为 7.1%,大专及以上的为 1.2%,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仅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高达 91.7%。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乡村人力资源困境反映的是我国成人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亟待发展的社会需求。放眼未来,具备现代化专业农技素养的新农人必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

敏锐地洞察到了乡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机遇,西北农大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农业农村干部学院和农民发展学院,与陕西省农业厅合作成立陕西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建设农民发展教育研究所,积极改善农业人才培育基础设施。

「十二五」期间,西北农大还设立了一批培训平台,开发了「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等 20 多个培训项目,五年来共举办培训班 706 个,培训学员 50890 人。

3. 把科研论文写在黄土地上

在西北农大交流活动当中,「严谨治学,学以致用」这样的感受特别深刻,如果重新组织语言来解释这种感受,那便是:

以科技服务国本民生的定位清晰,产业振兴策略的选择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保证了办学理念能够落到实处,这是「认知」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我们在相关的企业声誉研究中,也发现组织的内外部认知与行动之间,确有这样相互影响的关系,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有同样符合这样的认知模型。(这一主题,未来我们会另起文章进行详细描述)

而从西北农大的身体力行来看:只有当高校从自身定位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将科研扎根在乡土中,同时用科研反哺乡村,才能够有效地应对乡村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最终收获自我要求与组织声誉的统一——「把科研论文写在黄土地上」。

所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运用「融合发展」的视角,合理定位自身、选择策略。与此同时,把利益相关方对组织的集体认知作为「反馈」,引领工作方式和成效的改进,不失为一种「组织振兴」的参考思路。

关于作者

陈宇奇|Yucca Chen

MSC 高级咨询师,在公益行业深耕多年,他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调研经验和行业洞察,擅长公益项目影响力评估,涉及大型公募基金会、素养教育和青年发展类公益项目。早期曾就职于全国性社会组织支持机构恩派和宜信社会责任部门,与一线公益性组织深度合作,在能力建设、绩效提升和乡村普惠金融稽核风控管理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将自己在公益领域所积累的经验运用于可持续发展项目咨询中,精准洞察社会问题中的商业机遇,帮助企业在商业发展和创造社会价值两个领域齐头并进。

 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正当时,企业如何划重点?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要经历怎样的转变?

 背景信息:

4 月 18 日,MSC 作为会员单位受到中国慈善联合会乡村振兴委员会邀请,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与惠农工作交流。

* 参考文献: 

[1]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

* 内容编辑:MSC咨询品牌负责人 高燕妮

 Maker Sustainability Consulting 

联系我们│contact@msc-world.com

电话│0571-89266293

微信 | msc_world

网址│www.msc-world.com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