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夜见

2023-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若冰_68765

绝句练习之“第三句埋笔,第四句续知——”

七绝•夜见

风静更深明月朗,
疏篱淡影掩幽居。
醒来犹见南窗亮,
知是邻童夜读书。

附:知识要点

此种写法较难,通过细节来表达主题。

通过分析例诗之用笔写法,达到所述之目的。

前两句平述,第三句转起做伏笔,第四句而专写伏笔所表达之意。

所有主题升华集中在第四句,但不笼统,只是写情而己。

如:

盼归

牧笛一声响翠微,夕阳无力照柴扉。
村头白发随风起,知有阿母盼郎归。

简介:此诗从牧童吹笛到夕阳柴扉,描绘了无忧的田园牧童生活,而第三句则转至老人白发随风起,第四句回归主题,回应此白发老人在村口是盼儿归。

接的合情合理,且情感饱满。此种写法的关健落角点在第三句的点题,进而才可有第四句的升华。

再看以下两首,仔细看前两句描写过度。但更要重第三句所转与第四句所知表达。。

宋  俞桂《溪流》

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
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宋 晁冲之《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总结: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起句,接第三句所设伏之物而知之后答,第三句对所言之物要勾画点题,所以第三句所述必须是想写之物的部分特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