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农事”合集发布前

2024-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记录的力量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次回老家,我发现老家田地里种植的农作物变化很大,绝大部分都是种的玉米,只有少量是稻谷。当年家家都要种的棉花,竟然极少看到。

我问爸爸,爸爸说种玉米省事儿,花的功夫少。我回忆起小时候我们最普遍种植的稻谷、小麦、棉花,除了小麦,稻谷和棉花种起来,真的是颇费功夫。好多活儿要干,尤其是种棉花,从开始种,到收获售卖,时间漫长,活儿也细碎繁琐。除了这些主要的农作物,还有花生、红薯、豆子、芝麻等农作物也要种。曾经年轻的父母,整日都在田地里侍弄这些庄稼,不得安闲。

也许有些城里人瞧不起这些在田地终日辛苦劳作的“泥腿子”,但种田种地确实是技术活儿,不是谁都能种得好的,你要舍得下力,你还要用心思。农村里的庄稼也并不是每一块儿田地都长势好,都产量高。我的记忆中,有些家庭种一年田,卖了粮,还不够交国家的土地税,可能还要欠钱。他们有可能是因为懒惰,也或许是技术不行。可种地的技术没人培训,你得自学,跟着谁学,跟着前辈人学,然后自己再琢磨。

因为是农村孩子,小时候耳濡目染,对种庄稼也有一定的了解,很多农活儿也都有参与,虽是小孩儿,不是主要劳动力,但也曾陪伴父母一起劳累,对这些农事有了更深的了解。

爸爸到年底就要满七十岁了,爸爸今年种了将近一亩地的玉米,打算用来喂鸡。还种了半列红薯和花生,自己家里吃。爸爸说明年不打算种玉米了,虽然种得不多,但那些活儿都在那里,还是要干。年纪大了,身体要保重好,不给儿女添负担。

如今农村里种田地还有一个大的变化,收割的时候,田地种得多的,会请收割机来收割,或者自己家里就有收割机。有些年轻人在外面打了几年工,发现在外不如家里好,就又回家种田地。而父亲这一辈人年纪大了,土地都种不动了,只能荒在那里。这些年轻人就把这些荒废了地都捡起来自己种,使用上收割机后,效率高了很多。爸爸打算明年把自己的比较好的几块大地都租给邻队的一个年轻人,对方只需要象征性地支付一点儿钱,爸爸拿这些钱买玉米喂鸡就可以了。这个变化,让我意识到传统的农业生产可能渐行渐远了,将来的人们可能不知道这片土地上,人们曾经是如何劳作的。

消失的农作物,消失的传统种植技术,这些曾经最熟悉的东西不知道不觉中都消失了。这种消失虽然不能说遗憾,但我个人觉得它们是历史的一个环节,它们也发挥过巨大的价值,我觉得还是要记下它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