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次亲子冲突
晚上8点到家,上初一的大儿子还在写作业。
问:还没写完作业吗?
答:没有。还差一点点。
问:今天作业很多吗?
答:跟平时差不多,但是我们今天在学校有很活动,就没有上自习课,都被占用搞活动了。所以我只能回家写,就还没写完。
问:你的字怎么写的这么差?
答: …未吭声。
问:还有其他没写完吗?
答:我忘记带地理作业了。
质问:你怎么作业都忘带?
答:你怎么总是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
这句之后,孩子开始抱怨,说我总是用这种语气和他说话,说着说着开始哭,说不想和我说话。说我和爸爸都喜欢说教,他不喜欢听,没次听到这些说教就情绪很大,很烦。
孩子抱怨过程中还被他爸爸吼了一顿。
他抱怨的过程中,我及时闭嘴了。在旁边听他抱怨了20分钟,时不时问一下遇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处理的,他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恢复平静。他抱怨完就去洗澡睡觉了。
晚上他睡着后,我翻了下他的作业,确实比较多。从字迹上看,数学,英语先写的,都很工整洁,语文最后写的,只有最后一段字写的有点歪。
事后反思了一下,我没有看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比如他学习比较高效,基本每天8点之前作业就写完了。没有体谅孩子对学业已经很用心了,最后一段没有写好估计是累了。我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总是质疑他。这都是他抱怨的几点。
后续对孩子要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多一份耐心。
早上用心的跟孩大儿子道歉了。大儿子很愉悦的吃完早餐,兴高采烈去上学了。
上小一的二儿子,上周流感生病请假了一周,这周去上学,每天都很磨磨唧唧。在校门口都会掉眼泪。我以为他是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今天早上,奶奶说二儿子康复后,饭量没有以前大。结合二儿子昨天跟我说他生病康复后跑不动。他以前一直是三个孩子中运动能力最好的那个。
早上二儿子继续躺床上不起,我坐床边:
问:松松生病康复后,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答: 肚子不太舒服,头有点晕,每天都想睡觉。
问:还有吗?
答: 跑不动。
问:原来是这样,松松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每天坚持在上学,妈妈觉得松松很勇敢。那妈妈明天带你去看医生好吗?
答:好
接着,松松开始穿衣服,自己很快速的穿好后吃早餐。
吃完早餐,我送他们去上学,今天上学没有哭,开心的进去了。
反思一下,很多时候,先看到孩子的困难,先理解他们,进行共情,后面处理起来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