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读后感
看书名,很像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鸡汤。这是我看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印象。
以至于在我看到内容时,对作者们的“技术流”感到少许尴尬。
作者,或者说打造这本书的,有三位,一位编辑,一位商人+顾问,一位学者+商人,对了,最后这位,还是一个宗教信仰者。
有这几个维度组成的观点,的确蛮吸引我。
为了“衡量”这本书是否值得您去看,我先粗暴的剧透。
1.作者通过“企业、职业、事业 的成功”,“家庭、亲人、朋友、孩子 关系的亲密稳定及成长”,“个人核心价值、观念、性格的稳定”三个角度来衡量人生,如果您认同这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那么这本书值得看看。
2.不同于以往鸡汤文的讲道理,摆事实,说方法。如果你确实厌倦了那些看了十本,还没有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的流行书籍。这本书试图通过抽象理论参考的方式,是个新颖的角度。
3.事业、亲朋、个人这三点,书籍中的占比大约是 3:4:1 ,根据需要看自己关注的内容,是很不错的阅读方式。
前面我说的是 4:4:1 ,那剩下的 2 成呢?是译者序,作者序,书最后面还有三位参与书籍的三位主创人员写的三篇感受。诚意满满,也挺啰嗦的。
这本书与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工具书。
也许您看到这篇文章的同时,顺手去搜索了一些读后感。里面是不是很多人把书里的各种理论都“抄”了出来?
我觉得没必要。字典,需要的时候会查就好了,比如字典,是为了查字词。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能查什么,而不是能查到什么。
一 前言 现实背后
从其他地方获取的各种建议,不如从实例中提取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生活,而非听从别人建议去做。学会怎样往身上粘羽毛是飞不起来的,而学会了伯努利方程,经过努力,我们也能造一个飞机,也许足够简单,但也足够飞翔。
二 事业
1.动力之源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生活里是不是有同样的经历,在某个时间点或者时间段,自己激情满满,热情四溢。然而有时又会陷入平常和低落。怎样发现和持续动力,从书中可以找到一些分析。
2.人生无常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自己计划的很好,执行过程里总会有一些小意外或者大状况,在自己想做的事情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不如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3.保持警觉
一时很容易,一世很难,将资源、行为、意识聚焦在目标上。保持警醒,时刻关照自己的人生。书里很多怎样判断是否处于“聚焦”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的正确与否。
三 家庭(亲朋好友、人际关系)
1.时光的甘蔗
生命是有限的,要保持对家人朋友的时间付出。就如一根啃完就不会再生的甘蔗,要给重要的人时时品尝到甜蜜。
2.换位思考与同理心
理解别人的需要。这个有很多理论可以练习。例如非暴力沟通,热锅上的家庭、零售的哲学、先发影响力、等等,几乎涉及到人生的每本书里,都会有这方面的内容。而这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将其中的这部分内容抽象成理论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3.“我的”因何为“我的”
因为我们的参与和在其中的影响,事物才烙上我们的影子。
4.走过的风雨,是价值所在
让应该经历的人去经历应该经历的事。尤其是孩子。
5.文化之海
家庭文化很重要,浸淫其中的人会形成很难磨灭的行为模式和文化印痕。我们要善于和勇于形成自己的家庭文化/个人文化。当然,企业文化也类似。
四 个人
用另一种宗教的说法,两个字“戒律”。坚持自我开始很难,后面越来越容易。这是作者在其中的一条理论。当然细细品味,有更多内容。
关于读书,我认为有三重境界和唯一高度。
第一步,学的解决工作生活的问题
第二步,学的别人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
第三步,学会抽象提取理论方法的技能。
最终,用这个过程里学到的,在实践中,使自己在事业、人生、个人价值等不同方向和纬度上,有所增益。
《道德经》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图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希望能与诸君一起,从每一次的分享开始,从生活工作里的每件小事开始,认真做事,好好做人,成就自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