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每个时期回到那个“你最喜欢的人是谁”,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现在让我来回答,我的回答就会是王阳明。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完人。
中国历史数千年,英雄名士也有成千上万,但是能做到“完人”级别的,有多少人呢?
何谓完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简而言之,就是立功、立德、立言,能做到这三者的人,首推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在历史上评价非常高,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一身而兼“六家”,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应该少有。不仅如此,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熊逸著作的《王阳明:一切心法》有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王阳明的大弟子徐爱向王阳明提问:如今很多人知道都应该孝敬父母,团结兄弟,但很多人偏偏就是做不到,这不就是说明“知”和“行”是两件事情吗?
王阳明回答道:没有做到,就是因为人的私欲遮盖住了人的“知行”,所谓知而不行,其实就是不知。
简直是醍醐灌顶啊!
关于王阳明的心学,有人总结了一下其精髓:
通过行动对大脑进行编程,然后成为自己。
转载自知乎
解释起来有些麻烦,因为同样的文字,传达到不同人脑子里是不同的意思,我只能尽量尝试用最直白的方式进行解释。
先说这个“知行合一”吧,这里的知并不是对某种知识的认知,更不是所谓的用来指导人生的道理,而是行为本身,举个例子吧:
“我今天决定看一本有用的书,但是在看书的时候游戏的场景不断在我脑子里闪现,最后还是忍不住去玩游戏了。”
这里的知不是“读书很有用”这个做人的道理。也不是“我觉得游戏好玩” 这种认知上的经验,而是“ 每当我读书烦躁的时候,就觉得玩游戏可以缓解我的烦躁,于是我就去玩游戏了” 这一事实本身。
从这里我要穿插一个观点,那就是平常我们脑子里想的东西,其实是毫无意义的碎碎念,是无法停止的浮躁带来的自我囚禁。
比如说你明天要举办一场会议,你脑子里的碎碎念是:“怎么办,好紧张,我有没有能力做好啊,失败了会不会扣工资啊。”
其实你的真实想法是潜藏在碎碎念下面的,即“我要通过明天的会议维持我的地位和工资,但是我缺乏经验,所以我应该多做一些准备。”
然后,你确定了内心真实想法,跟随内心去做事情,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而不是被自己脑子里起起伏伏的念头和噪音引入奇怪的境地。为什么要在事情上磨练?因为即使你做到了知行合一,但是你不能改变自己的知,怎么改变自己的知?只能通过行。
回到前面看书浮躁的例子,当你能够忍住不玩游戏后,你的知其实发生改变了。
一开始是:“每当我读书烦躁的时候,就觉得玩游戏可以缓解我的烦躁,于是我就去玩游戏了。”
当你经过行动后,你的知就变成了“每当我读书烦躁的时候,就觉得玩游戏可以缓解我的烦躁,然而这种浮躁忍忍是可以过去的。”
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系统升级了?这就是对大脑编程的秘诀啊,通过行动改变思想,你想要变成什么人去行动就好了,不要相信脑子里的碎碎念,吃饭的时候想着吃饭,睡觉的时候想着睡觉,精一于事情本身。
那么这个良知是什么,有人说这涉及到到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个问题,其实毫无关系。这个良知源自是人本来就有自发的追求的。
不管是男女情爱功名利禄天下太平艺术之巅,所有人都是自发的追去某种让人感觉良好的东西,也许是精神上,也许是肉体上。这种东西有天生的,也有后天的。
前面已经说过,你可以通过行动朝着某个方向转变,关键是朝哪个方向变。
明朝还是儒家的天下,人人都要朝着儒家圣人的方向进化,所以这个良知在《传习录》里就是圣人应该做到的内容,因此有很多劝人超越功名利禄的致良知的言论。
在当代,你要成为你所认为的自己,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行动改变知。逐渐行动多了你就会发现,原来过去你想成为的自己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也许是观念妥协后自我欺骗的产物,因此你又有了新的自己想要成为,如此不断的行动,不断的自我修正,有一天你感觉到你现在的自己就是你本就想成为的自己,你终于成为了你自己,成为了“真我”,而不是那个被观念和先天束缚的“假我”,恭喜你开悟了,不需要再去弄一个一个想象的自我概念了,只要做事就好了,心无内外了,心外无物了。
总结起来就是:
- 去除脑海中的噪音,观察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 通过行动改变自己。
- 让自己朝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向转变
- 不断否定新的自己,继续朝着新的自己转变
- 直到最后成为自己,于是没有自己
- 因此自我的边界被打破,心无内外,贯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