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日久生。。。iOS_属性&成员变量&实例变量

成员变量、实例变量、属性

2016-06-20  本文已影响960人  YuWenHaiBo

图中的Member Variable declarations翻译过来就是成员变量的声明
貌似 { } 中所声明的变量都为成员变量。 既然如此,实例变量又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OC的表达方式是英文, 不妨从英文中查知原本的含义。

类: Class (description/template for an object)
实例: Instance (manifestation of a class)
消息: Message (sent to object to make it act)
方法: Method (code invoked by a Message)
实例变量: Instance Variable (object-specific storage)
超类/子类: Superclass/Subclass (Inheritance)
协议:  Protocol (non-class-specific methods)

从给出的英文说明,可以看出:实例(Instance)是针对 类(class)而言的。实例是指类的声明;由此推理,实例变量(Instance Variable) 是指由类声明的对象
严格说来,上图中的 int count; 是一个成员变量。
而 *NSString name; 是一个实例变量(NSString是一个类)。
至于 id data 应该属于成员变量还是实例变量呢? 因为 id 是 OC特有的类型。从本质上讲, id 等同于 (void *)。 所以 id data 应属于 实例变量。
说清实例变量和成员变量接下来我们说说属性。

在现在iOS版本中:苹果将默认编译器从GCC转换为LLVM(low level virtual machine),从此不再需要为属性声明实例变量了。如果LLVM发现一个没有匹配实例变量的属性,它将自动创建一个以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因此,在这个版本中,我们不再为输出口声明实例变量。

  例如:MyViewController.h文件
      @interface My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UIButton *myButton;
      @end

在MyViewController.m文件中,编译器也会自动的生成一个实例变量_myButton。那么在.m文件中可以直接的使用_myButton实例变量,也可以通过属性self.myButton.都是一样的。
  注意这里的self.myButton其实是调用的myButton属性的getter/setter方法。这与C++中点的使用是有区别的,C++中的点可以直接访问成员变量(也就是实例变量)。
  例如在oc中有如下代码

       @interface My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 
      NSString *name;
      }
      @end

.m文件中,self.name 这样的表达式是错误的。xcode会提示你使用->,改成self->name就可以了。因为oc中点表达式是表示调用方法,而上面的代码中没有name这个方法。
  oc语法关于点表达式的说明:"点表达式(.)看起来与C语言中的结构体访问以及java语言汇总的对象访问有点类似,其实这是oc的设计人员有意为之。如果点表达式出现在等号 = 左边,该属性名称的setter方法将被调用。如果点表达式出现在右边,该属性名称的getter方法将被调用。"
  所以在oc中点表达式其实就是调用对象的setter和getter方法的一种快捷方式, 例如:dealie.blah = greeble 完全等价于 [dealie.blah setBlah:greeble];
  以前的用法,声明属性跟与之对应的实例变量:

   @interface My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
  { 
  UIButton *myButton;
  }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UIButton *myButton;
  @end

这种方法基本上使用最多,现在大部分也是在使用,因为很多开源的代码都是这种方式。但是ios5更新之后,苹果是建议以以下的方式来使用:

 @interface My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UIButton *myButton;
 @end

因为编译器会自动为你生成以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_myButton,不需要自己手动再去写实例变量。而且也不需要在.m文件中写@synthesize myButton,也会自动为你生成setter,getter方法。
@synthesize的作用:
(1)让编译器为你自动生成setter与getter方法。
(2)可以指定与属性对应的实例变量,
例如:
@synthesize myButton = xxx;
那么self.myButton其实是操作的实例变量xxx,而不是_myButton了。
现在:如果.m文件中写了@synthesize myButton,那么生成的实例变量就是myButton;如果没写@synthesize myButton,那么生成的实例变量就是_myButton。所以跟以前的用法还是有点细微的区别。

这里添加的属性,不会自动生成实例变量,这里添加的属性其实是添加的getter与setter方法。
  注意一点,匿名类别(匿名扩展)是可以添加实例变量的,非匿名类别是不能添加实例变量的,只能添加方法,或者属性(其实也是方法)。
参考博客:
链接地址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