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罚为奖的魔力

2022-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相信未来_3257

近日,我走进教室,总会看见四处散落的粉笔头。五颜六色的粉笔头斜躺在桌腿下,散落在角落里,还有些粉笔被踩得粉碎,与尘埃融为一体。看到学生不爱惜粉笔,作为班主任的我难免会有一番说教,学生慑于我的威严,总会不情愿地把粉笔头捡起来。

可,情况还没好转两天,教室里又落满了粉笔头,刚领的粉笔不到几天就会被消耗殆尽。于是,我花了几分钟表达了我对学生浪费粉笔的不快,并提醒学生,若是下次再有此类事件发生,那就赔偿粉笔并把教室打扫干净。

“风平浪静”了没几天,教室里又出现了粉笔头,且粉笔头的出现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面对此情景,我心中的怒气直往脑门冲。我责怪学生不讲道理,责怪学生不听话。一次课间,我去教室拿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为之触动。

那会儿,不少同学都去上信息课了。教室里只有几个同学。只见小晴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一只小猫咪,她用黄色的粉笔勾勒出猫咪的轮廓,再用白色的粉笔描出猫咪的眼睛,寥寥数笔,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猫咪就画好了。她眼角带着一抹笑意,好似在观赏一件艺术品,而在一旁观看小丽睁得大大的眼睛,看得入神。突然,小丽感受到了我的存在,猛的拍了一下小晴的肩膀,小晴吓了一大跳,紧张之下,粉笔掉在了地上,啪嗒作响。小晴惊恐的模样映入我的眼角,也狠狠地刺痛了我。

曾几何时,我也如小丽和小晴一般。喜欢拿着粉笔模仿老师的模样,在黑板上勾画各种风景,在黑板上写着学过的生字,而每次一黑板的字画总会让我特别有成就感。学生现在做的事情不就是我小时候做过的吗?而我面对学生在黑板上画画,却没有关注学生背后的需求,一味地批评和说教,怎么可能会有效果呢?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迸进我的心里:“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既然如此,如果我改变方式,变罚为奖,效果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第二天,我宣布如果班上同学的书写获得最高等级五颗星,那么就有机会上讲台板书。消息一发出,同学们都热情地回应,纷纷表示要认真完成作业。果然,第二天的作业大变了样。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小丽,努力把字“站”得直直的;字写得很大的小晴,特地让字住进了格子里……看着同学们的进步,我的心里乐开了花。那天的语文课,我们正好要学习几个生字,于是我让书写有进步的小丽和小晴上台板书。她们郑重地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站得笔直,拿着粉笔一笔一画地书写着。她们眼中带着一丝光芒照耀着我的心房。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把上讲台板书当成一种特殊的奖励。预习认真的同学上讲台写易错的生字;小练笔中出现的佳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学习;古诗背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上台板书第二天要背诵的诗句……我还提醒同学们物尽其用,小小的粉笔头也可以再次使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书写有了可见的进步,教室里的粉笔头越来越少了,学生越来越喜欢背诵古诗了……细细想来,我只是改变了教育方式,改罚为奖去激励学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的那句教育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激励具有巨大的力量,适当的改变教育方式,学生会给予我们别样的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