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天高考出榜。同学彪的儿子达金榜题名,522分,超一本线。为孩子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感几分意外。有同学听到消息,发出一声惊叹:哎呀,真想不到吔,这孩子怎么突然这么厉害了?
原因是这孩子之前的状态乏善可陈,不像可以考得上大学。乡下读的小学,到上初中他们在城里买了房,选择就近入学。进的是一个风评很差的公立学校。然后考到区里最差的公立高中。
对待读书这事,俩口子都很佛系。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他们俩口子身上完全没有。用彪的话说,不强求,随他自己。
就昨天上午,问他成绩出来没?他慢条斯理的说,应该没有吧,我还在外面做事呢,不是要下午才出成绩吗?那反应,感觉比我们外人还淡定。
从小学到高中,这孩子就没额外补过课,进过培训班。小学在乡下读的,根本没开过英语这门课程。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学的稀里糊涂,一直跟班不上。我们听说后,建议给孩子找个补习老师补一下基础,或者寒暑假送到培训学校去。
“说了,他不愿意去”。彪无奈的口气。
“胡来,这怎么能由着孩子的性子?身为父母,该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一点。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可就得吃生活的苦。”我们于是这样劝他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
“算了,人家不愿意呢。”彪憨憨笑着说。
彪八岁丧父,聪敏好学。初中时期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考到县重点高中。不知道是家境原因还是怎么的,读了一年就辍学学手艺打工了。我们一直为他惋惜。觉得以他的资质,当年如果好好读书,本应该有很好的前程。
憨厚踏实的他,原本是学的做油漆。这些年油漆功夫少了,他看做泥水工价高,又改做泥水匠。不卑不亢赚自己的辛苦钱,怡然自得过着自己的日子。两口子都热情好客,只要从外面打工回来,必约上几个同学到他家聚聚,打打小牌。
做父亲也把他的憨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对孩子从不寄托所谓厚望。没有那种自己的梦想没实现,希望孩子来完成的想法。别说打骂,大声呵斥都没有过。
有两次,在他家看孩子玩游戏,长达几个小时。有同学都看不过去了,问他“你就不管管?”他若无其事打他的牌:“礼拜天,让他玩”。
彪的妻子,说话豪气,个性独立还有些强势。可在孩子面前,完全是慈母形象。柔声细语,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达关了房门玩游戏到十一二点还不睡觉,彪不急不恼。妻子也是不疾不徐,只轻轻敲门,提醒孩子:“达,很晚了呢,得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的。”
我们几个看得面面相觑,都摇头。那意思,不言而喻,慈母多败儿,这一对慈父慈母,对孩子惯得简直了,不成样子。
总之,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办。可以无拘无束,不用顾忌。学习成绩好坏与否,完全没有压力。
这样的孩子,没有所谓的青春叛逆期。生活照顾有加,学习从没要求,还有什么好逆的?
进了高中,达告诉父母,英语不好学,想改学日语。每学期得多交五千块钱学费。两口子二话不说,交。
没有英语拖后腿了,第一次月考,居然进了班上前十。大概是自驱力被激活,三年高中,他一反之前散漫的学习态度,认真了起来。到后来,一直稳居班上前三。然后就有了这次高考的好结果。
我们祝贺阿彪的同时,也感慨,你呀,培养这个大学生,可真没花力气。
阿彪憨憨直笑,孩子争气。
是啊,孩子争气。但这孩子的争气得益于父母无条件的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