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写作,学会写作——《给孩子的写作课》
文/仁龙巴
《给孩子的写作课》作者也是叶圣陶,与《文心》不同,这一次叶圣陶不再讲故事而是直截了当地传授写作知识。
别看书名是“给孩子的”,这堂课对于所有想学习写作的人而言都是适用的。
01学写作前,先来了解何为写作
写作就是用笔把要说的话写出来,但和说话又不完全相同。
写作不能像说话一样,东一句西一句,或是啰啰嗦嗦,得有个主题,所有的话都围绕这个主题去说,而且要说的正确、得当,和主题无关的话一句都不多说。
这些话还得是自己说出来的,不能全部复制他人之言。当你体会到“不得其平则鸣”的感觉,心中有难以抑制的感受急切要表达时,当你体会到“思合而自道”的感觉,把想写的话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下来时,就是在写作。
怎样才能让写作符合诚实的自我表达意愿呢?必须有思想和感情作为前提,你的思想和感情就是写作的原料。
02知道何为写作,又该怎样写作呢?
很多人觉得文章很难写,主要在于写之前的准备功夫不到位。如果提前没有经过细致的观察,生活里又缺少推理判断的习惯和实际社会实践,就很难找到可写的素材。
为写作做的准备还不限于观察、推理和实践,需要在平时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正确的语言习惯说的通俗点就是写出来的话能读得懂,听的顺。
除了融于平常的准备之外,在真正提笔前还得想清楚再写。想清楚什么?就是在落笔前想清楚为什么写、该怎么写、哪些写、哪些不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否有遗漏等。
是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写?有些很有意思,也非常值得写的题目,但如果自己的理解不够透彻,感受不足够深刻,即使题目再好,也不见得写。因为有些认知和理解超出了自己的专业或经验积累,很难写透。这点在我写《洞见你的内心,感受佛的力量——读<洞见>有感》一文时就深有体会,因为对佛学没有研究,甚至鲜有涉及,虽然书绝对是一本好书,阅读过程也有诸多体会与感受,但我难以形成独特思想,所以写文时应付的成分大于享受的喜悦。
想写好文章,必须以大量阅读作为基础,这一点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可很多人不明白,对待阅读也需有个态度。多读书一定是好的,但不能被阅读绑架,一味追求数量,没有意义,要本着“书为己用,而不做书的奴隶”。同时要注意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精读享受过程,略读满足应用。
最后,想要学会写作唯有多练。写作相比阅读更偏重于技术,一旦归为技术,就必须靠反复练习方能提升技能。很多人通过临摹来练习写作,这里也强调了自写和临摹的关系,需以自写为主临摹为辅,我理解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自写更锻炼自我思想与感情的提炼。
知道了何为写作,也知道该怎样写作,那么能做的就剩多读,多思,多练啦!
100天33本书——第11本《给孩子的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