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名家谈|| 朱光潜谈读书

2018-10-25  本文已影响90人  读思之所
朱光潜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对于阅读有一段非常好的论述,以书信的形式将自己关于阅读的观点娓娓道来。

阅读的重要性除了不落后于人类学问,乃至在学问中寻出兴趣之外,还在于能够培养一种正常的嗜好。有了这种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兴趣爱好,人就不太容易被恶习引诱,人的定力也会强很多。而且,越是年轻,越要读书,否则到老想拿点诗歌文学来作为消遣,都寻不到兴趣了。

在他看来,能否在课外(工作之外)读书,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每天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至少读三四页书,就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这样一年可以读四五本。这个数量现在看来有点少,可能很多人都能读得到。朱光潜之所以保底确定如此之低的阅读数量,其前提是很多书是不必读的,因为“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他说: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

现代出版的新书,很多只是迎合一时的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虽不敢说完全不必读新书,但在读新书的时候,一定要有所分辨。还有很多谈书的书,很多不值得读第二遍的书,也是不必读的。这里似乎有个悖论,如果不读完一本书,如何判定这本书不值得读呢?至于要读什么书,朱光潜说在一个图书馆里,千卷万卷的纸本子,能“真正”称为书的,恐怕还不足十卷百卷。无怪乎张中行先生感叹“书读完了”。但很可惜的,朱光潜没提及如何从成千上万的书里,选出那些“真正”的书。

有的人可能会说,通过看别人推荐的书单选书,难道不是捷径吗?朱光潜专门批判了这种观点。孙伏园执掌《北京京报·副刊》的时候,曾向当时的文化名流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这个文化炒作在当时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果和话题热度。“结果有些人所举的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的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梁任公写的都是国学古籍,艰涩难懂,很多专家都未必读得通。而鲁迅则用今天典型的知乎答题方式,把“题主”批判了一番之后并未给出书目。朱光潜认为这种书单推荐非常“荒谬绝伦”,所以拒绝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反观当下各类书单横行,推荐书目动辄几十上百本,甚至还有以专门推荐书单而做火了的自媒体,不知朱光潜和鲁迅当作何感想。

在信的最后,朱光潜还有两点读书的方法“约略提起”。其一是对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快读(泛读),第二遍慢读(精读);其二则是必须要记笔记写纲要,因为不但能帮助记忆,而且能刺激思考,读得更仔细。

如何阅读是个很大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对此论述颇多,然至今仍无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可见这件事还真是很复杂,个体差异性很大。尽管朱光潜在信中多次提到“不能多说”“不敢答复”“不易回答”“不敢劝你”“不能告诉”,但他的所感所想,以及对阅读的观点还是十分鲜明的。联系到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当今浮躁的阅读和写作现状,朱光潜这封九十年前写就的信,更加引人深思。


附:谈读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