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子的历史 》(一)
韩巍的序中从孔子那个年代追溯中国文人风骨的源头,让人耳目一新。
独立思想和文人风骨
周代的贵族是“社稷之臣”,不是君主私人的奴隶,因此儒家为君权服务,但又不愿沦为君权的工具——用周人的词来说,他们是“股肱”,不是“爪牙”。他们总想“驯服”君权,让它规规矩矩为社稷、为百姓服务,虽然多数时候难以如愿,但久而久之培养出了“道尊于势”的传统。读书人跟皇帝的斗争,是“二十四史”中最常见的主题。
陈寅恪表彰清朝遗老王国维,突出强调的是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笔精神遗产,也要拜孔子和儒家所赐。
原来,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从这里来,庄子的,商鞅和王安石的改革从这里来,司马迁和魏征的据理力争从这里来,五四运·动的号角从这里来。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人追求里有孔子,“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困扰里有孔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的风骨里有孔子,在高歌猛进的时代常怀忧患意识,在低落困顿的处境中挥舞昂扬的斗志,一路走来的路上都有孔子的身影。
重听了温总理2012年在清华的一段演讲,被那么多人多次转发,他指出:“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保障每个公民的自由平等和发展权利,让每个人生活得有乐趣、有尊严、有安全感。”“人类的进步就是在各种不同的思想的争鸣中萌发的。中国要有一个真正光明的未来,必须发挥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特别要鼓励人民的创造精神,提倡独立思想和批判思维。”
我们的文化里,一直有一脉相承的根。正是有这些怀有高远的理想和济世情怀的智者和勇者,才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游学的好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春秋时期列国的贵族一体化的程度很高,各种文化、时尚、做派都比较一致,特别是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这一圈。这不全是靠政.治上的联系,而是从教育就开始了。那时青年贵族在继承家业之前,大都要到国外游历一圈,甚至定居一段时间,有的是去自己外婆家,因为那时贵族国际通婚比较多,外婆家就是外国了。
34岁的孔子第一次出国,是作为家庭教师的身份出国,他拜访了老子等名人,见了世面,理想现实了一些,也拥有了自己的马车。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我抬眼看四方,都局促得不够我尽兴驰骋。很文艺的感觉。
流亡齐国和重心转移
《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从这次流亡生活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把教书和做学问当成最重要的事业,不能为了利益去搞政治,不能卷入结党营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矜持而不争斗,广交朋友但不搞利益同盟。别管是政治权力,还是物质利益,孔子都不想去和人争,更不会为了争这个去结党。宁可活得平庸,也决不给坏人当帮凶。从此,孔子将做学问和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繁文缛节和愚民政策
孔子教弟子的知识,早期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很多方面也可圈可点,唯独拘泥于繁琐的所谓规矩和礼节,诸如等级森严的各类人家吃饭用几个盘子几个碗都要管,不知道他是这么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要换成现代人,一定会抓狂了。
孔子最让人生气的不是这一点,也不是他不喜欢劳动,而是他的愚民学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聪明的上层人和愚蠢的下层人,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开始看时以为冤枉了孔子,觉得下层人当时没文化,的确愚昧无知。可是看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说什么“君子不重,则不威”,教管事的端架子吓唬人,分明是
不是说孔子是平民教育的启蒙吗,这是怎么回事,让人纳闷了。
再想想,他的主张是站在管理者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在那个时代,也许有他的不得已的苦衷吧。毕竟他提倡的“仁”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也影响了很多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种主张现代人能做到的也为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