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礼要注意,少走套路多走心!
中秋节就要来了,忙碌了大半年的人们终于迎来一个团圆的节日。想想那种场景,与家人团聚,吃着饼赏着月,若是还来点桂花酒,那感觉别提有多美了。不过,中秋佳节本是团圆的节日,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往昔的许多传统已渐行渐远。
现在,中秋传统几乎只剩下吃月饼,祭月、拜月、赏月、赏桂花、喝桂花酒等习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声色犬马、K歌宴饮。这也是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却始终活得那么累的原因,因为我们丧失了许多寓意深刻、用灵魂感悟的优秀传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中秋佳节的一些习俗。
中秋传统习俗首推祭月,不仅流传最久,而且还是中秋节的由来。祭月活动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起源于人们对月的崇拜,后来随着月亮的人格化,寓意也随之变化为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美好愿望。
作为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祭月活动一度是皇家的专利,古代帝王礼制中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而且一直延续至清朝。
随着社会的发展,祭月活动影响到民间,中秋祭月之风也由此盛行,只不过祭月活动是一项严肃的活动,代表着对神的敬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拜月本是祭月活动中的一个步骤,后来演变为以女子为主的活动。在唐代,中秋节活动是很丰富的,其中最为活跃的要数女子,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女性在八月十五晚上都会以拜月的方式敬太阴之神。随着中秋节思念、团圆等寓意的引入,拜月也寓意着在同一个月亮下,异乡儿女对父母的思念。
中秋赏月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成为盛行的习俗。到了宋代,祭月、拜月活动热度降低,中秋节形成了以赏月、吃月饼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而在唐宋时间,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墨客的时尚,以咏月、赞月为题材的诗词歌赋更是层出不迭,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等等。当然,其中也不乏思念、思乡的诗句。
在中国,月亮有“桂宫”之称,而且桂花在古代生活中也是美好、崇高、吉祥的象征。比如说把进士考试称为“蟾宫折桂”,把称赞儿孙的叫做“兰孙桂子”等等。
将桂花、桂花酒与中秋节相结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寄托,主要来源于一些神话故事和经典诗句,如吴刚酿饮桂花酒,屈原九歌“援骥斗兮酌桂酿”。
以上就是对祭月、拜月、赏月,赏桂花、饮桂花酒习俗的简单介绍,除了这些,玩花灯、猜灯谜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只不过现代人已经没有了古代人过中秋的那种寓意和乐趣,要不然中秋之夜,家人相聚于庭院,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吃一个月饼,喝一杯桂花酒,玩玩花灯、猜猜灯谜,那该是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