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战争看钓鱼岛危机
前几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了。正好在那时候有一位四川的朋友在我家看电视,我们聊起了中国的领导人。他说,他对中国的领导人很不满意。
我问道,如果你当领导人你会怎么做?
他很坚定的说:如果他是中国的领导人早就与日本干起来了!
我说道:就是因为你的这样的冲动,你才当不了领导人!
他走后,我又想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在上学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当年的“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李鸿章主和派的软弱无能,没有血气,没有勇气,在战争的时候不果断,不坚决,消极逃避,所以才失败了的。最后又是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李鸿章骂成了卖国贼。
长大了,看书多了,想的多了,才明白了一个道理:主战派未必就是爱国人士,主和派也未必就是卖国贼!真正的爱国人士应该是一个明智的人,应该是知道怎么办才能把国家的大事处理好的人。而那些只凭着一腔热血与大义凛然地做错事的人,只能是误国误民的假爱国!
其实在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在海军的力量上,中国与日本相比,并不占有优势。并且当时中国大清王朝的海军都是多年没有怎么训练人,都是一些没有在海上真正的打过仗的人。
北洋舰队稍微好些,可能是三日一操练,也可能是好几天才练两下子。南洋舰队用“经远”号的副驾驶的话说就是“兵无操练,船如玻璃也!”。
李鸿章虽然不是经常的到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考察,但是他很了解中国大清王朝当时的士兵,只要是不打仗,基本上是在军队的大营里吃喝嫖赌的一群无赖。
所以李鸿章就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国际关系来找英国,俄国的公使调节中国和日本的矛盾,化解中国和日本的危机。
可惜啊,中国当时大清王朝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都认为中国能打垮日本,朝野上下一片喊打的声音。
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等书呆子,又想整治李鸿章,所以就极力主战。户部主事,还有很多的大臣都是主战,他们的心里想的是日本的国土才有大清王朝的一两个省那么大,中国必胜!然后他们极力主张和日本早早进行一场战争打垮日本!
后来,甲午战争打起来了,李鸿章又主张用少数的舰队和日本在海上进行局部的小型战争,保存实力,加紧操练,和日本进行一场持久之战。
但是很快就受到了那些不知己,不知彼,不知兵,不知战争的凶险的书呆子大臣的攻击!他们用了最难听,最恶毒的语言攻击李鸿章,说李鸿章怕死,说李鸿章贪财,说李鸿章保留北洋舰队是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力。
在这样恶毒的语言攻击下,李鸿章被迫下令让北洋舰队全部出动,最后北洋舰队落了一个全军覆没的结果!
到了紧要的关头,大清王朝的政府又派出了李鸿章收拾“甲午战争”失败的烂摊子,让李鸿章去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李鸿章因此背了一个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2012年日本买岛事件产生,日本对钓鱼岛进行了国有化,中国的民众,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都在喊打!
中国的领导人,却很坚定地走通过外交来孤立日本,通过经济战争来打击日本的经济。
先取得道义上的胜利,再从经济上打击日本民众的信心。然后才是军事上的行动。
在外交上孤立日本的同时中国加紧了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避免了当年中国没有战争的时候士兵都是松松垮垮的作风,对部队的士兵和领导的做出了一些长期的准备。
其实中国和日本越是进行一场持久之战,中国胜利的机会就越大,中国的民众完全没有必要急功近利的看着中国和日本早早的进行一场战争!
“甲午战争”离我们现在并不远,我们应该理智的看清战争的本质,只有知己,知彼,知兵,知战争的凶险的人,才有对战争的发言权!我们不能凭着一腔热血做出来一些误国误民的烂决策!
2012-11-18.丁聪.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