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笔记3

2017-11-12  本文已影响21人  田园读书人

梁惠王下(1)

一、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齐国的一个大臣庄暴,与孟子会面时提到:齐王曾经和他说过他喜欢音乐,庄暴不知如何作答,问孟子觉得这事情到底如何?孟子回答说:如果齐王真的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差不多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理了。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其后的某天,孟子参见齐王时问他:你曾经对庄暴说过你喜爱音乐,有这回事儿吗?齐王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寡人喜欢的不是那些古典音乐,不过是现下的流行音乐而已。

孟子说:大王如果你真的很喜欢音乐,齐国大概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理了。其实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齐王说:那请你说来听听?孟子问:请问大王,自己独自欣赏音乐,或者是与别人一起来欣赏,那一种情况你觉得更快乐?齐王回答:那还是和别人一起的时候,更觉得快乐。

孟子进一步问:和几个人一起欣赏,或者是和很多人一起欣赏,又是那种情况,你觉得更快乐?齐王回答:与很多人一起时更快乐!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孟子接着说:我来为大王细说说这音乐。比如今天大王在这里欣赏你的音乐,你的百姓听到这钟鼓丝竹之声,一个个皱起眉头而摇头叹息,到底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如此艰难,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天各一方,我们的大王却还在那儿享受他的音乐。

大王如果去围猎,你的百姓听到车马的喧嚣,旗仗的华美,一个个皱起眉头而摇头叹息,到底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如此艰难,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天各一方,我们的大王却还在那儿享受他的围猎。不会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你没有能做到与民同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相反地,如果今天大王在这里欣赏你的音乐,你的百姓听到这钟鼓丝竹之声,一个个面带喜色地奔走相告,我们的大王身体应该很健康吧,不然怎么能有精神来欣赏音乐?

一样地,大王如果去围猎,你的百姓听到车马的喧嚣,旗仗的华美,一个个面带喜色地奔走相告,我们的大王身体应该很健康吧,不然怎么能有精神来围猎?这也是因为能够与民同乐。只要你能与民同乐,你就可以成为天下的王者。

其实一个国家怨怪它的百姓不爱国,也是不恰当的。国家不能与民同乐,就难怪百姓“举疾首蹙頞而相告”,甚至骂这个国家了。

二、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齐宣王问孟子:听说周文王的猎场有七十里那么大,真的是这样吗?孟子回答:根据记载是这样的。齐宣王说:怎么会这么大呢?孟子说:百姓并不觉得大,他们甚至还嫌太小。齐宣王不平地说:我的猎场才四十里,为什么我的百姓却嫌它太大呢?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解释说:文王的猎场七十里,割草砍柴的穷人、打野鸡野兔的猎人都可以去,这个猎场是属于大家的,老百姓觉得小,那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我来齐国之前,曾咨询过来到齐国后的禁忌。别人告诉我,过了边境关口后,会遇到一个四十里的猎场,杀了猎场的麋鹿的,将治以杀人之罪。就是说你的猎场,如同国家里面有一个四十里大的陷阱,百姓觉得太大,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看来这周文王的猎场,还真是个国家公园,或者说国家野生动物园。

三、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齐宣王问孟子:和邻国交往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吗?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孟子回答:有!强大的顺服于弱小的,像商汤侍奉葛伯,周文王侍奉昆夷那样,需要内心的仁爱之心足够强大。以弱小顺服于强大的,像周太王侍奉匈奴,越王勾践侍奉吴王夫差(卧薪尝胆的故事),是需要有足够的智慧。

以强大侍奉弱小,这是因为他乐观地看着这天下,他用他的爱心安定了全天下;以弱小侍奉强大的,这是因为他懂得天道的不可违背,他用他的智慧保护了自己的国家。《诗经》里说道:敬畏上天的威严,我们保全我们的传承。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说的好!(可是我没有文王的仁,也没有勾践的智),我的毛病是崇尚勇气。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孟子回答说:大王不要崇尚小的勇气。一个人按剑怒目环视周围,说:有谁敢挡我的道?这是“匹夫之勇”,也就可以对付一个人,我希望大王能加大你的勇气。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就像《诗经》里写的那样:“我王赫然大怒,军队就立刻集结。我们要压住敌人的气焰,要让文明传承下去,要对得起天下跟随我们的人”。这是文王的英勇,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全天下。

这和后世的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相比,少了一点穷兵黩武的味道。不管是哪种,都需要两个前提,一是以文明对野蛮,二是以强大收拾狂傲。没有这两条,而妄言虽远必诛之类的话,往往只是自己在闹笑话。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尚书》里还有这样的话:“上天造就了芸芸众生,还为他们安排了领袖。只有顺应上天的意志,保护广大的民众,才会得到上天的庇护。天下各方人士,不管你是否帮助纣王干过坏事,现在都请听我的号令。”

周武王不能容忍商纣王一人横行天下,这是周武王的英勇!而武王也是一怒而安定了全天下的人民。如果大王你现在也能这样,我唯恐你不崇尚英勇呢!

四、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齐宣王在雪宫里接见了孟子,大王问道:贤明之士也会喜欢这个吗?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回答说:贤明之士当然喜欢这个。一般人得不到这些,而非议他们的君主,这个固然不对,但作为他们的君主,你不能够与你的百姓同乐,也是非常错误的。和你的百姓同忧愁、同欢乐,你的百姓就会和你同忧愁、同欢乐。如果能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你怎么可能不是统领天下的王者?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以前齐景公曾经问过晏子:我想出巡,经转附、朝舞两山,顺着海岸线往南,一直到琅邪。我应该如何治理好齐国,才能像先王那样去巡游?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晏子回答说:你问得好!天子访问诸侯,称作巡狩,就是访问诸侯们替自己守卫的地方。诸侯朝见天子,叫做述职,就是陈述所掌管的地方状况。所有这些都是关于工作,春天去看看百姓耕种,秋天去看看百姓收割,耕种与收割上都有什么需要帮助。

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所以夏朝的时候,有句谚语:我王为什么不来巡游啊,我还要借此得到休息;我王为什么不来视察啊,我还要借此得到帮助。我王的巡游视察,正好为诸侯树立了榜样。现如今你再看看,你巡游的队伍要耗费那么多的粮食,让沿途百姓吃不上饭,得不到休息,社会矛盾激化,人们相互怨恨。劳命伤财,没有节制,成为各个地方的忧患。

恶政还可以比这个更糟糕。天子“流连荒亡”,诸侯并不以为忧愁,反而借此横征暴敛,百姓更多了一层盘剥,后世的皇帝出游,其实大都是这个样子。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顺流而下不知回返的,我们叫它“流”,逆流而上不愿回头的,我们叫它“连”,打猎打到不知结束的,我们叫它“荒”,花天酒地不知停止的,我们叫它“亡”。过去的君王只会做君主该做的,绝对不会有这些“流、连、荒、亡”的行为。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景公很高兴,在全国发布诏令,并且出居郊外,开始开仓放粮,以赈济穷人。并且让乐师为这件事写了《徴招》、《角招》两首乐曲,其歌词有:阻止君主的错误,哪里有什么过分?阻止君主,其实是爱护他的君主。

君臣互动的好的案例。

五、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有人建议我毁掉明堂,你说我应该毁掉呢?还是不要去这么做?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孟子回答:所谓明堂,就是王者之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那就不要毁掉明堂。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那么你能讲讲王政到底是怎么样的内容吗?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孟子说:当初周文王在治理岐山的时候,实现井田制,相当于农民只缴纳九分之一的税,士大夫世代继承,关卡和市场只做管理不征税,上山打猎、下水打渔都没有禁区,对罪犯也是只惩罚犯人自己,不累及家人。

他们把年老丧妻的叫鳏,年老丧夫的叫寡,年老没有孩子的叫独,年幼没有父母的叫孤。这四种人是最为穷困没有依靠的,所以周文王推行仁政的时候,首先要照顾的是这些人。《诗经》里这样说:这乱世里的富人们,生活还是可以继续,可怜那些穷人啊,该如何才能度过。

这里的许多方面,分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准。难怪后世的皇帝们根本做不到。

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齐宣王说:你讲的太好了!孟子问:大王如果觉得我说的对,你为什么不去做呢?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齐宣王说:可是我有毛病,我太看重钱财。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回答:当初公刘(周族的先祖)也看重钱财,《诗经》里有记载:粮食堆满了粮仓,准备好充足的干粮,装满了你的行囊。为了找寻新的家乡,拿好你的弓箭,让手中的战旗飞扬,让我们一起去向远方。

由于公刘重视钱财的储备,前方后方都有充足的粮食供应,所以他们可以成功迁徙到远方的豳地。大王你如果看重钱财,就和你的百姓一起致富。这一点也不影响你去做个王天下的王者。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齐宣王最后说:我还有个缺点,我喜爱女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回答:当初周太王也喜爱女色,他很爱他的妃子。这个《诗经》里也有记载:“我们的古公亶父,骑着马在清晨出发,顺着河岸一直往西,来到了岐山脚下,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寻找他们新的家。

在那个时候,适婚男女青年,各得其所爱,自然没有怨恨。大王你喜欢女色,就要让百姓也都能得其所爱。喜爱女色就一点也不因影响你做个王天下的王者。

人性天然。为王者不管是喜欢金钱,还是喜欢女色,都不是过错。但如果只是任由自己的欲望无限膨胀,却对普通民众的欲望横加指责,那是不可能的到百姓拥戴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