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向上的力量”

2020-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liwuwuzhi

上班地铁上,跟往常一样点开常看的公众号。看到一则关于邓亚萍的演讲《向上的力量·未来十年》

很多人问邓亚萍,为什么球打的那么好,为什么能拿那么多冠军?

她说 答案很简单,肯吃苦,要热爱

演讲之所以让我感触深,因为讲的不只是她一路走来的坎坷和自己的坚持,还有体育带给她的成长和向上的力量、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对体育的意义,并且热情的去接受、拥抱。

多年的训练让我养成了凡事就要拼尽全力,把事做到极致的习惯。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是冠军。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刻苦训练的基础,当我站在球场上的时候,那才更有底气。我比你付出的更多,凭什么不赢你。

这就是我,是不是很不佛系啊?但是我相信今天在座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在关键时刻让自己拥有不畏艰辛向上的力量。



看到这里不觉就湿了眼眶。回看这一年多来,一直把自己绷的太紧,要学习,要充实自己,要努力工作,以至于习惯性的很多事情会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我做这事要花费多少时间?我能得到什么?这对以后会有帮助吗?却不知道自己是对了还是错了,因为没有人指点,我只能自己摸索。

一直希望能跟向上的人靠近,向上是种力量,他会带动着你也积极的去看待生活,积极的去面对困难。

有时回想起在大学的时候,要是当时有个积极向上的人带动着去多学点东西该多好,也不至于就这样吃喝玩乐泡剧打机里浑浑噩噩的度过。直到出来工作,经历了社会的毒打,才意识到知识、学历、见识、情商等等等等等这些原本毫不在意或者说没有意识到的东西的重要性。
不过倒回来想想,也幸好大专生的实习时间是一年,所以待在学校里的时间只有两年,还好,不至于浪费掉了太多的时间。

印象深刻的是脱不花关于认知成长的一句描述:早晚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你说看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认知模式创造的镜像

确实,如果把我丢回大学时代,再明明确确的告诉那时候的自己学习的重要性,但没有相关的认知和经历,我应该也是嗤之以鼻归为鸡汤了事。

其实也不是苛责那两年的自己,只是,认知、成长和向上这种思维或者说习惯,是潜移默化的,当然是越早接触越好。心里唯一有些过意不去的是那两年里没有坚持把英语学好。

从实习到第一份工作的两年多里,都在努力死磕专业知识,终于小有成就,当听到同事说“你的水平比起我之前的同事来真的是很厉害了”时心里是真的高兴。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沉淀,让我有底气的提出我认为正确的方案和处理方法。
现在依旧在补充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框架,只是不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然后到了一年前到现在的这份工作,清闲了些,有时间去接触一些出专业知识外的东西。

有些知识需要一路学习和琢磨,不像专业知识,明天学了明天就能拿来用。

这一年多里太过执着于自我成长,以至于对自己太苛刻。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如果我比别人笨,我愿意付出跟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跑赢别人。凡事都要做到自己认为及格的点,才罢休。
只是有时忙到朋友的微信消息都是意念回复,爸妈的语音、视频都没有用心听完看完。

昨天刷到家姐的朋友圈,她说因为她家大宝(现在已经会屁颠屁颠的跑的小可爱啦),她也变得勇敢。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幸福,下面是三张她家的小可爱的照片。

以前我会觉得,姐姐毕业就为人妻,在老家过着平凡的小日子,人生未免太过于平淡和安于现状。现在想来,其实我们都在成长,只是让我们成长的是不一样的事情。

我想,向上的力量,除了那些能让我们看到和感染的正能量,更真实、贴切的,是大千世界里再平凡不过的坚持、热爱和相互陪伴吧,在这份坚持和陪伴中得到的勇气和力量,才使得我们的勇敢继续的往前。

邓在演讲的最后说,现在的年轻人太幸福,选择比那年代的她们多很多,不用必须把自己逼到身心的极限,才可能赢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是的,我们生活在科技发展迅速和信息获取便捷的时代,能更轻松有效的去学习我们想学的知识,可以有选择的往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发展。
很庆幸自己的工作是喜欢做事情,以此我能在此中获得回报且愿意花时间储备更多的专业知识来提高工作能力,然后在这个正向的循环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回报。
喜欢的工作,也是我“向上的力量”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未来十年我会走出什么样的路,但是我相信,伴随着这向上的力量,我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