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全脑教养法》:教育孩子,从了解大脑开始(05)
记忆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事情,可是你真的了解记忆吗?记忆到底是什么?
当你唤起记忆时,你看到的是过去事件的精确再现吗?
你知道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吗?某些记忆能够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或者孩子现在的行为,你知道吗?
记忆整合有时也能帮助父母阻止孩子的情绪爆发和非理性反应,你了解吗?
在今天这篇文章里你将得到关于上述与记忆相关问题的答案。并且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帮助你更好地解读孩子某些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记忆的本质是联想。作为一个联想机器,大脑处理当下的某种信息——一个想法、一种感觉、一股气味、一个形象时,会将这种体验与过去类似的体验联系起来。这些过去的体验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影响,影响我们对现在所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的理解。这种影响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脑中各种神经元(或脑细胞)相互连接在一起,共同形成了联想机制。因此,从本质上说,记忆就是过去影响现在的方式。
你一定也有这样的经验吧?比如只要说到咬一口柠檬,立刻就能让你口水直流;偶然间听到车上播放的某一首歌,瞬间让你穿越回高中时那个尴尬的慢舞时刻。这就是记忆的运作方式。一种体验导致一类神经元启动,这类神经元会和另一种体验的神经元连接起来。然后,每当我们经历前一种体验,大脑就会自动连接上后一种体验。
我们事后唤起的记忆可能跟真实发生的事情非常接近,但每一段回忆都有改编的成分,有时甚至与真相大相径庭。记忆是脆弱的,而且很容易被扭曲。
有两种记忆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交织混杂,共同运行。在你给宝宝换尿不湿时你不需要思考直接就能快速做完,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回忆”如何换尿布--这就是内隐记忆。然而如果你回忆的是第一次给宝宝换尿布的经历,你就需要努力搜索记忆回忆起当时紧张慌乱的情形--这就是外显记忆。
先来看看内隐记忆。对理解内隐记忆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尤其是当涉及孩子与孩子的恐惧时),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内隐记忆,是我们对世界的运转方式产生期待。如果你每天下班回家后都拥抱你的小孩,他就会建立这样一个心理模式。即你回家就代表爱和联结。如果一位钢琴老师经常批评小孩的表演,他就会创建出他“不喜欢钢琴”或“没有音乐细胞”的心理模式。
对于父母来说,当孩子做出看似不寻常、不合理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是否某段内隐记忆为孩子建立了某种心理模式。内隐记忆的问题在于,如果当一段记忆来源于一个痛苦或消极的体验时,当我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时,它就会成为一颗地雷,以一种严重的甚至是打击性的方式限制我们。这时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探索:比如孩子的恐惧来自何处。用讲故事的方式让这些内隐记忆外显化,从而让这些隐藏的力量不再影响他。这种转换--从内隐记忆到外显记忆的转换--正是整合记忆能够带来洞察、理解甚至疗愈的真正力量所在。
如何帮助让孩子的内隐记忆外显化呢?
第一法 思维遥控器:重演记忆
促进记忆整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讲故事。有时候如果孩子正受到过去某个痛苦经历的强烈影响,他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去回忆整个经历。这时父母可以引导他打开自己内在的“DVD播放器”,并且教他运用遥控器在脑海中重演这个经历,还可以快退或快进。一旦教会他们使用思维遥控器,复述的过程就会变得没那么可怕,因为这赋予他们控制力,从而能够以自己的节奏来参与互动。
第二法 提问和鼓励:加深记忆
如果多训练孩子的记忆--通过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就能增强他们整合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能力。鼓励孩子去记忆的方法有很多:通过问问题来引导他们,孩子大一点可以鼓励他们写日记,可以翻看从前的照片或视频,或者跟他们一起设计和展示“回忆纪念册”。
总结:当孩子有某些不寻常的或者非理性的反应和行为时,父母可以考虑是否是由某一段不愉快的内隐记忆所引起的,帮助他们把内隐记忆外显化可以让他们更理智地面对这段记忆并重新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下一篇文章我们将来探讨如何整合自我让孩子更有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