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在这样改变!

2019-01-17  本文已影响12人  未来人才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受到了极大关注,而随着新兴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也悄然走进高校图书馆。为了使图书馆管理建设更加智能化,很多高校正在让传统图书馆走向智慧图书馆。同时,数字化时代也在改变和塑造图书馆的未来。

近两年来,智慧图书馆是各高校的热门话题,部分高校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相关探索,传统图书馆正在改变。

01

清华大学:通还智能小车

2018年4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图书馆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在图书馆北馆门前举行了图书馆通还智能小车启用仪式。该智能小车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将用于图书馆日常图书通还业务,代替人工运送图书。

图书馆馆长邓景康表示,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此外,图书馆智能小车也能让清华师生感受到汽车先进技术的进步。

无人驾驶智能小车运载图书从北馆驶向文科图书馆 学生记者 向勇 摄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02

南京大学:智能机器人

2017年5月,由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力军教授课题组研发的智慧图书馆二期(智能机器人)在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正式发布。

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融合了超高频RFID、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对整个图书馆藏书进行自动化盘点,检查是否存在错架图书、藏书和丢失等现象,实时更新图书位置信息,告知读者所需图书在书架的哪一层以及在该层的第几本,极大地减少了读者查找书籍的时间。

机器人“图宝”是智慧图书馆的馆员,具备引导、图书查询、简单交互咨询等功能。“图宝”可以和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也可以根据指示做出调节音量、移动位置、唱歌等反应。正式投入使用后,“图宝”可以在服务过程中掌握业务应对技巧和行业知识库,同时与图书馆系统形成无缝对接,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成长为智慧化资深机器人馆员。

(图片来源: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

03

浙江理工大学:刷脸借书

2017年4月11日,浙江理工大学宣布将百度云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学校推出了“刷脸查借阅”活动,只要读者对着人脸识别查询上的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通过校园一卡通绑定开通之后,个人信息即可储存到人脸识别系统中,“刷脸”进馆,同时还可以直接查阅借书情况。

百度人脸自主查询(借还)机能够精准确定使用者身份,防止校园一卡通遗失造成卡片盗刷,减少图书馆书籍丢失率,同时还可以提升读者查询和借还的效率,减少图书馆人员的工作量。

· 高校图书馆不再传统 ·

“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提出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研究水平、传承创新文化和加强国际交流五大建设任务,需要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作为依托。而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则与学校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自然不简单。而传统图书馆多采用条形码的管理模式,存在找书不便、借还手续繁琐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更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建设。对此,传统图书馆的转变势在必得。

而除了上面所举案例,还有不少大学同样在打造智慧图书馆。比如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智能机器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人脸识别服务等。

不可否认,高校传统图书馆在逐渐变身为智慧图书馆,更多的高校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当中,这不仅为师生营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也方便读者借阅。换句话说,高校的智慧图书馆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也给高校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小来认为高考选学校时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就是学校的图书馆!

据湖南大学官网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校拥有藏书71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27个。

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00余万册(包括线装古籍40余万册),电子图书299万种,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

截至2015年底,北京大学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以及大量引进和自建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图书馆拥有图文藏书854万余册,其中纸质书刊336万余册,电子书刊506万余册;在订中外文期刊和报纸1280余种,古籍善本、线装书及民国时期旧平装本图书8.37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108个。

每一年,未来人才的老师前往高校进行考察,

一定会到图书馆去看看!

图书馆是一个大学的灵魂,你去一个学校的图书馆看一下就知道这个学校的校风怎么样了。可以说一个好的大学,无论是不是考试,图书馆的自习室里永远坐满了人,而且每个人都在钻研自己的问题。一到临近大型考试就人满为患,花样占座层出不穷。

所以,努力吧!

不为别的,就为了以后在这些憧憬的地方读书,

加油吧!小伙伴们!

文 | 网络、学校官网

图丨网络、学校官网、原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