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读书想法

NO.48:忙碌却不开心,是因为你没有专门用来“浪费”的时间

2023-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生可爸

时间匆匆,一周又要快结束了;步履匆匆,一周忙的也是晕头转向的;心情匆匆,着急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恨不得拔下一根汗毛,召唤出几个分身来,加快效率。
自己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做事总是急匆匆的,追求速度与效率,导致效果往往打了折扣。
比如,拿阅读这件事来说。
我几乎一周可以读书5-7本,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可能只有晚上下班时间看看书,平均是两天一本。周末两天,集中时间都在看书,最快的一天就可以看两本。
每当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总是着急着开始看下一本,每当看着已读书目表格上,又多了一行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种快感。
在看书的过程中也会有,看到比较晦涩难懂的片段时,会失去耐心,会跳读略读,会只看开头和结尾,然后欺骗自己说:这些内容没有用,看了也白看。
记得在读《百年孤独》的时候,就是这样。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看了一半不到,里面有很多陌生的地名和冗长蹩脚的人名,写的故事内容也觉得没啥意思,于是,就开始开启了“人为加速”阅读模式,像走马观花一样,用看时尚杂志的态度看后续的内容,不到半个小时,200多页的下半部分就翻完了。
长舒一口气,感慨:终于拿下了这个大部头,我太厉害了。
转头没有十分钟,就开始计划着阅读下一本书了。
这本书耽误了大半天时间,下本书要看得更快,才能达到本周的阅读数量呀。
于是,陷入了一种病态的读书循环之中。
这种急功近利、浅尝辄止、追求虚荣的病态,还蔓延在生活的其他方面。
下班回家骑单车,也是一路狂飙,总想着早点到家,而忽略了沿途的晚霞与河岸边的新柳。
晚上洗澡,也是着急忙慌的,洗发水、沐浴露轮番上阵,泡泡横飞,前后不到7分钟,“贵妃”就已经出浴了。
着急干嘛呀,着急去看书呀。
对了,我还是一个所谓的时间自律者。早上不睡懒觉,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一天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固定的节点,只有中间的时间,可以由自己机动安排。
好像也是这样的一种限制,让我更加着急,想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这种病态下,失去了一种从容,失去了对生活的深度感受。
最近,听播客有了启发,说:每天要拿出一些时间用来“浪费”。
比如,去户外散散步,漫无目的地走走看看;或者是看着窗外,发发呆,走走神;或者就是用大好的时间,就是刷会手机,打几局游戏来放松放松。
偶尔吃点垃圾时间,看点狗血的影视剧,挥霍点时间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好像也是需要的。
生命是一场体验,是需要张弛有度的。
以前的自己,太过于绷紧了,过于正能量了,反而失去了一种可爱,一种闲适,一种从容。
试着去浪费些时间,试着去慢下来,或许生命的质量会更好,会更快乐和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