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心理教育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2018-10-29  本文已影响155人  落幕红尘

教育没有千年不变的模式,也是因人而异吧。各个年龄段也有各个年龄段的不同教育方法。

但一些基础的东西和规律性的东西还是有的,这里面还要看教育实践者的悟性。

下面就一些教育共性的东西,进行一下大至归纳:

1.榜样

教育最早出现的形式就是家庭教育形式,最早的教师就是母亲。

从胎教到呱呱坠地,孩子接受的启蒙教育都是来自于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孩子的成长无时不刻不受着母亲的影响。

“有怎样的母亲就有怎样的孩子”这话不是指学识的传承:母亲有多高的学问,孩子就有多高的学问;而是指品行的传承:一个品德高尚的母亲,就像岳母,孩子必定优秀。

“每一个问题学生后面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这个问题家庭必然存在着诸多影响教育的负面因素,比如:夫妻不睦;有家暴现象;家庭成员普遍素质低下等等。

所有正确教育方法,正确教育手段,大家都公认、首推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深刻影响。

甚至包括个人喜好都能影响到孩子,比方说孩子的母亲不喜欢烧菜放生姜,孩子见到有生姜的菜也会拒食,由此可见家长榜样的重要性,家长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这个深刻影响,不仅有来自正确的还有来自错误的影响。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这样对培养孩子有一个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三观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2.陪伴

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知道我们大家知不知道这样一段对话,一位年轻的母亲开着名车去送女儿到贵族学校住校,母亲对孩子说:“妈妈为了赚更多的钱,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没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女儿说不恨,接着女儿又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这段母女对话,会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说明亲人的陪伴是多么的重要。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物质的支撑,但再好的物质支撑也抵不过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

3.尊重

别看孩子小我们就失去对孩子的尊重,其实尊重和不尊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

体会到尊重的孩子的成长高度和体会不到尊重的孩子的成长高度肯定是有区别的。

你尊重孩子了,孩子就会尊重你,尊重你的劳动付出,尊重你对她含辛茹苦的扶养,继而化作一种动力用在学习上,用在同学、同伴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简书作者沐伶有篇文章《尊重孩子,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其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很能说明尊重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所在: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有人送给多多一只小狗,多多对它爱不释手。贝儿也很喜欢这只小狗,于是问黄磊,小狗能不能让她玩一会儿,黄磊对贝儿说:“小狗是多多姐姐的,你应该去问多多。”

当贝儿玩了很久的小狗都没送回来时,女儿多多不放心,就跑去找爸爸,黄磊又对女儿说:“你是姐姐,你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一前一后的两句话,体现了对女儿的尊重:他并没有擅自答应贝儿把小狗给她玩,保留了多多的决定权。而当多多不想再让贝儿玩她的小狗时,他也没有干涉多多的想法,允许她自己做决定。让多多生活小事中慢慢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多多保持着自己最真的想法。

黄磊说: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

我觉得聊的太多了,就说到这儿吧。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