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车站的聚会:无序的野蛮生长

2020-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待月1948

NO.07

December

10.12.2019

在网上铺天盖地地看到胡歌时,才发现他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了并入选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感觉这部电影宣传点集中在演员身上很新鲜,或许爱豆号召力太大了,远远地盖住了影片本身。

我也是在电影新人老胡的号召下,观看了这部电影,经历了两个小时惊心动魄的追捕与暴力,整个人的感知如暴风雨洗刷过,颓败而清新。

图/《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海报

从前上学时,也常零零散散地看国外的犯罪片,动作大片类型的杀手片,导演以紧迫的追击感,经常会让人处于揪心揪肺的状态,既想要让坏人被绳之于法,又希望他不被抓到,在看《南方车站的聚会》时,倒是没有这种心情,或许是电影传达了一种“主角最终一定会被摧毁”的宿命感,因而立场坚定,心里想的是:“就看周泽农以什么样的形式被抓捕”,结局在意料之中,看到后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又生起了另一种很奇妙的感伤。

电影里呈现了人物生态,像在荒野中野蛮生长的杂草,顽韧而又不顾一切,人物有着迥异常人的价值观与人生取向,人物魅力在鲜血淋漓的罪恶现场中展现无遗,危险、致命,无可救药。

我很害怕这种陷入神经质迷乱的状态,没有信赖、没有陪伴、没有方向与信念,胡乱地生于天地间,又胡乱地扰乱既定秩序,把场景中的所有的人物置于迷乱不安的状态,不可思议的是,此情此景,所有的人都适应了,并且有一种“悠然自得”感。旁观的他者与犯罪者,共同构筑出“无人管、管不好”的生态场景,无端地让人感到恐惧。

图/《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剧照

我企图分析恐惧感的来源,发现电影里有一种“真实”:我曾在小县城的生态系统中,看到类似混乱无序无所依靠的犯罪场景,那时候在外求学,小县城的分校校外是大片的荒芜之地,大片的黄泥土地、坑坑洼洼的土地、摩托车横行、唯一一班到市区的公交车常带起漫天尘土,校门外密密麻麻地铺陈着简陋的小卖店、小吃店,老师们总说,要注意安全。每晚寝室熄灯时,谈论的话题总包含着哪里有摩托车抢劫团伙、谁家妈妈开电瓶车在路上被撕扯了金耳环鲜血淋漓,哪个班级的初中小女孩被认识的“哥哥团”性侵后精神失常……恐惧是因为有相似,有共鸣,天然地感到惶恐。

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我们总向往光明,并在心里抗拒黑暗。《南方车站的聚会》并没有太多关注某个人物,它似乎企图以旁观的视觉、冰冷的语言,诠释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电影没有过多地挖掘个人的内心走向,引发的情感认同感略显浅薄,我很喜欢这样的处理,因为,是与非存在心中,对与错界线分明。成年人虽然不论对错,但心里还是有着清晰的尺子与秤砣,不让观众为谁背负“谅解”的心理负担,大概也属于导演的“温柔”吧。

图/《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剧照

电影中,老胡的表现很惊艳,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他在电影中依旧帅气,但蜷缩弓背的姿势、憔悴无光的眼神、孤掷一投的狠劲,很好地诠释了“周泽农”的角色,不跳戏,也没有令身为粉丝的我心生怜悯,反而让我觉得“这个人物本该如此”,确实了不起。

说《南方车站的聚会》,难免会联系到《白日焰火》,同样的导演、同样的犯罪片,同样不可捉摸的黑色电影,同样的女主和同样的警察,很难不让人对比,我觉得两部电影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带着茫然若失感与主人公“谜”一般应对人生的处理及应对,这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图/《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海报

这部电影看完后已经是晚上九点,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吹着风看着悬挂城市上空的明月,我以为我这一整晚的梦境都将会困于那凌乱画面与可怕的暴力中,没想到睡得倒是安稳,情绪抽离得特别快,电影结束了,恐惧也结束了,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是真的很优秀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