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哲思】:领受与接受

2023-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寶傳的心

★❤


  2023/09/13


  无背景的目标,不提供对错;但目标在有了背景后,就有了对错。
  多层次的背景,以大背景为准。单看小背景,不准。符合大背景的完成目标,才对。
  只管目标,难谈对错;
  全不考虑背景而只谈目标的,就是错。

  如同…

  于符合Qabala所诉求的目标目的的过程中,生起了对错。

  对之所以为对,在于能达成Qabala的目标或目的。
  错之所以为错,在于会远离Qabala的目标或目的。

  把偏离Qabala的目标或目的的,给当成目标目的时,这就错了。错的根源在于对Qabala的目标或目的的认知不正确。

  因此,真正弄透澈、搞清楚Qabala的真正目标与目的的,这是确保不会错的前提。而要怎么把Qabala的真正目标与目的的给真正弄透澈、搞清楚?这还真是个学问。

  首先,得确保正在与之对谈的人,是不是虚心的人?
  其次,得再确保自己在对谈时的状态,是不是足够虚心?
  第三,虚心的检验,有哪些标准可以参考?怎么运作?

  当一个人…能很审慎地观察并修正自己不虚心…的地方时,至少,符合Qabala所诉求的目标目的,就能尽可能地趋近。

  毕竟,这种…领受…不也是Qabala的本义、或宗旨吗?

  领受时,是虚心的…在虚心中领受,在领受中更虚心。
  接受时,是通达的…在通达中接受,在接受中更通达。

  对于不虚心的人,当然很难与之对谈。因为对方不虚心、不通达。

  但该如何对待不虚心的人才符合既虚心且通达的要求的?这种自我要求的觉知意识,不能没有。一没有的,就绝非虚心,更别谈说通达。

  看来,这种对错的辨别,对自己,我一定要有。
  对与我一样抱持着相同的心的人,当然要提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