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90后婚姻育儿

我要的不是复制品,我要的是唯一

2017-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樱桃如水
文/樱桃君

记得前段时间,看了一篇短文的题目叫——别去撩一个经常删朋友圈的女孩。

文章主要表达的就是,经常删朋友圈动态的女孩,精神上有洁癖,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暧昧。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自觉的就对号入座了。

我,不正是文章说的,经常删朋友圈动态的人嘛。

心情好的时候,会把开心的事情,编辑一下,往朋友圈发一发。

看着朋友一个个的点赞,评论。

然后慢慢地数着红心的数量一个个的增加,感觉你被爱着,生活无比美好。

边数着红心的数量,边不断的刷新着朋友圈,看朋友们给你的留言评论。

“最近去哪里了,怎么不见你发朋友圈了?”

“又变美了。”

“臭美啥?这是又去哪里得瑟去了?”

“好羡慕你哦,这是在哪儿?”

有时候,我会刻意的延缓时间,等到他们的嫉妒情绪平缓之后,一个一个的回复,逐条。

认真且走心。

对,我就是那个认真且易输的人。

经常看到朋友圈有人发说说:认真,你就输了。

没错,我输了,输的很认真。

输了的时候,我就开始把所有的朋友圈一删而净。

仿佛觉得,回忆里没有快乐,也不会有悲伤。

自我埋葬着。

灵魂被活埋后,也不会有伤痕。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有5、6岁吧。

我的小姨,每次来我家走亲戚,总会带着各种糕点和水果。然后类别、数目均等的分给我们这群孩子。

似乎那是回忆中再快乐不过的了吧。

那个物资并不富足的年代,糕点和水果是小孩子眼中熠熠闪光的物品。

带着磁场般的诱惑力,难以抗拒。

每家的经济状况,不相上下,贫富差距并不明显。

小姨家甚至比我家更加潦倒,但小姨是个会来事的人,走亲访友,从不单薄,也不因情分远近,厚此薄彼,处事之道恰如其分,让人觉得慈爱不过如此。

从小,我就特别缠着小姨,一放假,就嚷着住在小姨家。

小姨似乎也格外喜欢跟我待在一起。

许是因为小姨觉得我不吵不闹,安安静静。

可就是因为不善言辞,太过内秀,已经被四周的人当成缺点,不断刷新着我的自尊和底线,仿佛自己就是他们眼里的问题孩子。

让我开心的是,小姨却时常帮我辩解:你们都懂什么,姑娘家家的,就应该安安静静,这是另外一种美,小姨文化不高,懂得道理却很深。

长大以后,我懂了一个新名词,叫内秀。就是所谓的内涵美,沉静,内敛,秀气。

回忆中,小姨给我解围的样子,像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保护着我,所以我不曾害怕,无所畏惧。

后来再次遇到有人挖苦、嘲笑我的沉默、内向,我也从不辩解和害怕,因为觉得背后有小姨在,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整个青春美好而多彩。

兴许是除小姨之外的所有人,已经对我的沉默不语习惯了,或者是彻底对我失去信心了,索性任由其发展,好像并不觉得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

有时候,我也会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讨得大人好生喜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我却怎么也学不会,想要什么也不说,想拒绝也不想流露。所有的想法压在了唇齿之间,慢慢的变

成咽下去的一口涎水,垂垂欲滴,却不曾被放出来。所有的念想生生被扼杀在萌芽中,残忍且果断。

从小我就学会了,不跟任何人争抢,别人想拿走的,只要我不太勉强,都可以双手奉上。好像一点也不会有被掠夺的感觉。

直到后来,我被告知,小姨是我的生母。

这个晴天霹雳般的真相,残酷的屠杀了我的整个青春欢乐,事实就像我生命中的休止符,划分开了快乐和痛苦,成为天堂和地狱的分水岭。

我不相信这就是事实。

可等到大人们一个又一个的,反复挨个的,给我疏导着,仿佛要重新定义我所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偏不听,绝不。

我开始逃避,出走,旷课,然后被告知退学。

被养母领回家,劈头盖脸的责骂,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与恨在博弈。

因为麻木,所以忽略了所有的过激刺眼。

被偷梁换柱了的精神支撑,压塌了我所有的勇气。

我再也不敢面对小姨,似乎觉得之前所有的偏爱,都是假的,是伪装的,是为了这一刻的事实论证。

就像我们做一道数学题,为了求证一个答案,用尽了所有的公式,只为一个结果,当结果一旦敲出,

所有的小卒变成了牺牲品。

对,没错,我就是那个被误以为是偏爱的牺牲品!

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个谎言,欺骗了我整个的回忆。

小姨一直未生育,这无疑是整个家族的丑闻。可在此之前,并不以为然,因为喜欢,所以抗拒掉了所有的质疑。

坚定而执着。

小姨从小对我的偏爱,现在全部演变成了丑陋的表演。

无比讨厌那个把表演当成偏爱的自己,无知且愚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