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线主播的一点儿反思
至此,《外国小说欣赏》的学习告一段落。这段时间与其说是给学生讲课,实际上是给自己补课。我是硬着头皮报名,硬着头皮准备,硬着头皮打开摄像头直播的,因为我深知自己在外国小说欣赏知识和能力的薄弱,也深知直播教学的无奈和窘迫。但我还是尽自己所能尽可能做地好一点儿再好一点儿。每一个单元话题前,我会读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相关作家自传及从前偷懒落下的小说。刚开始这个过程很痛苦,有时读到晚上一点第二天早上起不来,有时一篇课文或者练习题中的小说读了好几遍还是一头雾水,有时单元话题里的理论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例子进行说明阐述,有时半夜突然想起来例子赶紧打开记事本记上,有时不知道学生会如何理解就在班群里试着跟学生探讨,试着让不同的观点互动辩论……后来我竟然开始享受这个过程,再准备七八单元“情感”和“虚构”话题时明显感觉得心应手了很多。但同样每节课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遗憾,在此也特别感谢彭老师给出的许多建议和指导,听完总是会觉得惭愧,但也会顿时思绪明朗,会反思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问题没有讲清楚讲透彻。
总体来说,这些日子,我一直想传递一种信念,比如第一次课上的提气诗,第一单元花了很大篇幅讲海明威、雨果。相信良善必将战胜邪恶,温情必将消融冷漠。
想传递一份担当,比如《出关》里面对“马后桃花马前雪”的热血男儿,向我们演绎最真实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炮兽》中的炮兵队长勇敢挑战肆虐横行的炮兽,承担因自己疏忽犯下的错。
此外,更想歌颂一种情怀,劝导一种反思。让同学们选择不同的叙述视角描述疫情期间的思考,反思疫情期间出现的种种事件和社会中某些奇怪的言论及现象,反思人类和自然的相处模式,反思当下的自己,思索今后的人生……
在“虚构”单元,通过《骑桶者》《法律门前》思索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困境以及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通过《墙上的斑点》《老马》《钟摆》《第九车厢》启发学生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场景”单元,特别是《安东诺夫卡苹果》一课,在蒲宁如画的回忆里,我想传递一种诗意生活的态度,包括对在蒲宁之后的又一位俄国诗人作家叶赛宁悲剧的介绍,让同学们感知即使面对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永远都是最紧迫必要的课题。
在“情感”单元,引导学生对人间情爱的关注,呼吁共情的能力和悲悯的情怀,《山羊兹拉特》课后,我让大家回忆小说里最难忘感动的细节,并说明为什么感动。很欣慰收到的作业里面,大家能够对生活有那么深的领悟,甚者能抽象出对无常人生和悲惨命运的痛惜……
转眼三月又到底了,两个多月来的线上学习有过很多无奈,但也有不少的欢乐,当然最欣慰的还是同学们期待开学,期待收到课本的心情。面对虚假的开学谣言,我惊喜的发现大家在理性分析其漏洞的同时,竟然表露出没有丝毫慌张的心态(在以前得知要开学,他们恐怕早已呼天抢地了)……
总之,这段日子里的种种体验于学生于我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吧,其它细节不再一一赘述了。
总而言之,一本书上完了,我想请同学们自问学到了什么?
群里分享的那么多时文选读和预习资料你看了几篇?
学会主动自学是一辈子的事儿,没有家长和老师的逼迫就自我放弃吗?
被动的听也不阅读也不思考当然没意思,觉得没意思就可以蒙头大睡或者玩手机吗?
总之,希望大家克服惫懒,迎难而上,对自己严格要求,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