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记忆·片羽爪痕
文/英歌h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留千古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翻过重重山,淌过道道水,能令你记住的,也许并不是那山、那水,而是飞鸿踏泥留下的片羽爪痕。
比如三十年前,我曾去过秀色甲天下的佛、道名山峨嵋山。我早忘了当初为什么去、跟谁去,更忘记了那里的山有多秀、水有多清。而一些与景色无关的片羽爪痕却深深地存留于记忆,连同那说不清的别样滋味......
和尚撞钟
佛堂外细雪如沙,佛堂内香火缭绕,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端坐莲花,手执杨枝、净瓶,俯视拜倒尘埃的信女善男。左边大柱上一条幅:“捐五块钱以上者,可在功德簿上签名。”
不知往哪儿签,也不知哪儿买香烛,正想寻人打听,见四个小和尚正头对头蹲在地上,很神秘的样子。近前一看:下五道呢。几位信徒恭敬齐唤:“师傅!请问......”无人理茬。这时,又一位老妇人跪倒蒲团,一位小和尚漫不经心瞟了一眼,有气无力地敲了一下钟,又一下,竟抡空了。
峨嵋记忆·片羽爪痕相思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梦里寻它千百度,总算在这里见到真容了。玲珑的椭圆型身子,半红半黑,煞是好看。难怪千百年来痴男情女总用它来寄托相思。
我幻想着用它做一串珠链,送给恋人作为爱情信物。所以,即使五分钱一颗,也心甘情愿。欣喜之余,低头瞥见一纸说明:“红豆,又名相思豆。主治脚气、皮肤病。”
峨嵋记忆·片羽爪痕慈悲为怀
峰回路转。峨嵋山腰一面硕大、光滑的石壁上刻着四个遒劲大字:“慈悲为怀”。
一个双腿细如麻杆的男人就背靠这四个大字,向刚从寺庙出来或正走向寺庙的游客行乞。
见得多了,便欲漠然擦身而过。猛然想起一段佛经故事,说观世音菩萨无所谓男女之身,常常化身为乞点化众生。也许正是一段结善缘的机会呢,便慷慨解囊。
心底释然后,不免又讥笑起自己的愚腐。人家残缺的是一双腿,可智商绝对满格,他参透如我等游客的心理,他知道什么是天时、地利、人和。
短命“小鸟”
“买只鸟儿吧!才三角钱,带回家去作个纪念!”
一个小男孩一边手指灵活地用碧绿的棕梠叶编织“小鸟”,一边不停地拨动八哥般的巧嘴。
好灵气的“小鸟”!嘴巴还拴着红线呢。
满怀童心和爱心的游客付了钱带走一只又一只“小鸟”。我也带走了一只。可还没到家,“小鸟”就“死”了,枯黄、干巴,难看极了,只好扬手扔进垃圾箱。
耳边却总是响起小男孩那一声声充满稚气和渴望的:“买只小鸟吧!”
他知道“小鸟”会“死”的,一定知道。
峨嵋记忆·片羽爪痕(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