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今日看点百炼成妖

择业需知:企业运作框架、工作价值公式

2015-12-25  本文已影响487人  李少加

前阵子发布了文章《如何确定你的内心,你的思考,你的坚持是正确的》后,收到了不少即将毕业或刚踏入社会的年轻朋友们询问职场的各种问题。

交流过程中,我发觉他们普遍对企业的框架、运作机制缺乏一个整体概念,没有整体概念想深入理解岗位的工作价值,恐怕很难做到精准

为此我顺带查阅了网上关于职业规划的资料、培训等,发觉这方面的资料虽然多,但普遍都仅仅是:

谈个人性格特质、谈职业成长、谈行业、谈面试技巧、为人处事、升职业绩、甚至管理、老板的风格等等……

以上细节并没错,但对职场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朋友来说,如果未能对企业有个全局的认识,很容易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窘境当中。

在我看来,他们迷惑的本质不仅仅是职业选择,而是希望能了解更多整体概念、全局观,然后自己做出选择。

这些全局观包括:运作一个企业需要哪些部门岗职,各岗职需要哪些能力,以及大家普遍关心的:各类岗位的收入,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判断岗位的工作价值、前景。

本文重点就针对以上问题就行探讨。

据说,追根溯源是精准认知某样新事物的捷径,既然将要探讨的是企业运作的问题,我们就先讲个小故事,看看企业是如何诞生的吧。

一.企业诞生的小故事

小明在一线城市打拼了几年,饱尝人间冷暖,几经努力亦未能如意,反倒落个一身迷茫,遂辞工归乡。

小明的故乡是个盛产茶叶的偏远山区,与大城市截然相反。小明尽管数十年未回,发觉家乡并未太大变化。

回乡不久,小明到一老乡家中做客。饭后,老伯铺开茶具,给小明递上一杯刚沏好的当地炒茶。

小明俯身接过,只见热气袅袅,茶香扑鼻,抿上一小口,浓郁的炒香又不失滑嫩的口感。

“真是好茶。”小明不禁赞叹道。

现代人的标准习惯:掏出苹果机,拍照配词朋友圈,一气呵成。

老伯笑着说道,“你们从小喝到大的,怎么以前不觉得好喝呢。”

小明唏嘘不已,家乡这种特别的炒茶,外地即使想买也买不到呢。

晚上,小明发现今天的朋友圈出乎意料的收到了许多评论,兴许是自己的配词写得动情非常,许多朋友同事甚至让小明寄些当地的“炒茶”给他们品尝下。

一周之后,小明寄出的炒茶受到了出乎意料的好评,一些朋友的朋友甚至愿意出钱买。(商机

小明便找到老伯。老伯说,既然是你朋友,就按照茶厂的收购价给他吧。小明询问了收购价,不禁吓了一跳,还不及市面价格的五分之一,万恶的资本家啊。(*本故事及数据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深思了一会,小明说,这样吧,老伯,以后我跟你大批量买,价格是茶厂收购价的两倍,你优先把好茶留给我。小明心里有了个朦朦胧胧的远大想法。

他先把一批好茶以老伯收购价的两倍卖给第一批朋友,价格依然比市场同等档次的价格便宜。

小明趁势开通了个“良心炒茶”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拍些茶园里的草色烟光残照,或是一些茶农劳作、如何泡茶的知识图文短视频等等(市场.文案内容),引起了许多粉丝的关注,其中相当部分粉丝也在上面直接咨询购买。

生意开始起步。小明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了,便从以前的大学里面找了位特别喜欢茶文化、同时极具文字创意的小师妹,让她帮忙兼职写文案,自己则主要负责与客户沟通买卖,顺带耐心的跟他们强调灌输喝茶的注意事项、技巧等。(客户/销售

经营一段时间后,由于小明家茶叶的高性价比,以及诚意服务,生意蒸蒸日上。小明便开启了个微信商城进行自动化买卖,招聘了个待人热诚、耐心踏实的客服进行茶叶的各种信息的上下架,同时持续答复客户的各种疑问,并让文案整理一些喝茶的常识手册,免费发给广大客户。(客服)。

为此,小明的生意又进一步扩张。老伯自家的茶园已经供不应求了,小明便亲自挑选、品尝其他茶农的炒茶,与符合条件的茶农进行采购洽谈,签订采购协议(采购专员)。同时,小明在自家旁边新建了个存储茶成品的仓库,招了个吃苦耐劳的老乡进行各种茶产品的出入库管理(仓储管理)。

为进一步扩大生意,小明注册了公司,并开始找人进行体系化的VI设计,包括Logo,茶叶的外包装、图案、材质,另外根据茶园的特点拍摄了一系列的朴素宣传视频等等。(市场.品牌)又招了个熟悉互联网社交及推广的员工在各大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朋友圈、豆瓣、人人网、百度问答、知乎等渠道撰写茶文化相关的内容,或者与一些茶相关的公众号进行推广合作。(市场.推广)。

小明自己则留意各种茶领域的博览会,一旦有机会,便携带着茶产品出差各大城市参加,并争取上台发言。小明开始认识一些茶行的批发商,洽谈企业订购事宜。(B2B.商务

奋斗的时光总是特别快。一年很快过去了。由于大量的客户想要更多的茶工业产品,小明便找了一些代工厂进行制作加工。(制造.生产

随着业务的急速扩张,微信商城在客户不断新增的需求面前也显得更加无力,小明便决定招聘一名热爱编程的研发工程师进行APP研发(产品研发),同时由于自己最理解客户,了解爱喝茶的客户在移动端的使用需求、习惯,他便亲自负责APP的设计(产品经理)。

后来渐渐地,除了茶买卖之外,小明的APP茶商城还添加了一些茶文化、茶具鉴赏、茶圈交友等线上线下活动,APP开始热闹起来,也积累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小明顺势让市场推广的同事在一些茶相关的节目中尝试性的投了一些广告,效果出奇的好。APP粉丝大量增加,小明赶紧招聘更多的研发人员、对美感及人机交互有更专业能力的UI设计以及测试人员不断参与迭代更新APP的版本,保证APP满足用户的需求。

当然,在小明的公司发展过程中,小明也必须招聘对数字敏感的财务人员负责公司的会计,雇佣乐于与员工打交道的人力资源进行企业人员的招聘、培训管理、企业文化宣贯等……

为小明公司提供茶加工的代工厂由于经营不力,日渐衰退,被小明一举收购。另外,从APP反馈到的需求来看,很多客户对购买高端茶具也有很多个性化的要求,小明便一鼓作气,跟一些生产茶具的厂商进行合作。很快的,小明招聘了负责制造革新的专业人士进行流水优化之后(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了茶产品的品牌控制力。

最终,小明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打造了一家集制造加工渠道销售于一体的大企业,既帮家乡的茶叶名扬大江南北,也实现了家乡父老的富裕梦。

小明登上家乡的最高处,看漫山茶园清翠,水雾弥漫,不禁留下热泪……至于后续被一些风投看中,进行资本运作上市等,都是后话。

我们的小故事也到此结束。

至此,任何一名爱喝茶的用户,都能在媒体广告上了解到小明公司的APP(市场品牌推广团队负责),并可以下载APP(产品平台:产品经理、研发测试等团队负责)进行茶产品的了解及下单购买(客服团队负责),同时参加APP上组织的各种促销活动或者茶圈交友活动(电商及社交运营团队负责)。用户选购的各色茶产品都是由小明在众多的茶园中采购,运输到茶厂中严格按照高质量要求制造加工,并根据品牌要求包装后,经由物流快递送到用户手中。

在以上流程中涉及到的部门我通常将之归类为生产部门,属于对外直接提供价值的业务部门。除外,如财务、人资、行政等主要服务于企业的对内部门,统称为非生产部门。

OK,相信诸君通过这个小故事对企业的整体架构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下一个标准企业的通用框架。

(再次申明:本故事纯属虚构,真实的创业过程复杂困难,切勿盲目模仿)

二.企业框架、岗位及收入

(*笔者注:国外的管理类书籍有些体系化描述的资料,但过于专业复杂,而且时代较为久远,跟国内时下的企业情况差异较大)

简单来说,无论各行各业,只要是企业,它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所以初涉职场的你,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抛开学校的理想主义。牢记,企业是非常现实残酷的,他雇佣你,是因为你能为企业提供实在的价值。如上述故事的小明雇佣的文案妹纸,如果她连文案都没写过,茶跟咖啡的区别怎样都不知道,她凭啥获得这个工作机会?

为方便的读者的理解,如上文提到,我个人是习惯将企业的岗位分成两大类型:生产部门、非生产部门,比较形象。业界也有朋友是归类为“业务部门”与“非业务部门”,个人认为“业务”两字含义过多,不方便新人理解;至于“成本部门”、“非成本部门”等归类更不利于解读。

生产部门:即对外(客户)提供价值的部门;

非生产部门:即对内(生产部门)提供价值的部门;

生产部门一般指:营销(市场+销售)、平台产品、研发、生产支撑、客户服务;

有些公司把生产支撑、客服、售后等部门定位为成本部门,个人理解这种定位是有问题的,不利于将该体系岗位的价值最大化。

非生产部门一般指:财务、人力资源、行政、IT设备服务等;

有了上述故事的说明,相信这些内容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岗位指的是一般企业正常运作需要的职能,但不代表每家公司都一定需要这些职位。如同前文故事中小明的茶公司,一直到业务扩张大一定的程度才启动APP研发。现实中这种情况也可以考虑外包出去的,只留下主营业务即可。“小而美”的企业往往更具商业环境的适应优势。

为方便大家有一个整体感性的认识,在此先上一张包含传统企业所有职能的总图(本图归类不求精确完整,各位容易理解即可,有新的岗位也可自行归属到图中):

岗位职能总图草图

此图需要灵活解读:

例如,在IT软件产业里,是没有“制造”职能的部门的。(*笔者注:其实软件也有制造的过程,一个Ctrl+C进行复制即可,边际成本为零。)

又例如,互联网公司时下很火的运营类岗位,相当于取代了上图的“销售“、”市场”跨越两大类别的职能,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设置直接的销售岗位的。(有些靠广告获取收入,会设立商务类岗位充当广告业务员)。

另外,上图的“产品”是指公司一切对外提供给客户的价值,它可以是有形的产品(生活用品、饮食、汽车、房子、原材料供应等),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IT传统软件、APP应用、咨询、快递物流运输服务、生活服务、法务服务)。例如故事中小明公司的茶叶则是有形的产品,而APP的茶圈交友等应用则属于无形的服务。

用户与客户的概念理清

顺带说明下,如上图所示,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是一种特别的概念,笔者认为互联网公司的普通用户属于产品的一部分,唯有替公司获得盈利的实体(广告主、付费合作商)等才属于客户,而付费用户既有客户属性又有用户属性。

例如,上述故事,小明的茶公司里,批量采购茶产品的属于企业客户,在APP中下单采购的用户既属于客户也属于用户,此外,还有一部分用户可能是纯粹对茶文化有兴趣,但他未必在APP里下单买茶,这部分用户暂时不属于客户。当然,对于APP来讲,普通用户也是有他的商业价值的,一方面他是广告以及品牌传播的受众,另一方面,他也可能随时转化为客户。

理清客户与用户的区别,对于以后在互联网公司任职的朋友,非常重要,特别是思考一些产品或者运营方面的问题时。

针对不同公司,职能之间的概念是非常灵活的,这里说明下主营业务的概念,免得后续混淆概念。主营业务是公司为其客户提供核心价值的业务。

如果是一家以提供“招聘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那么它的“招聘”就不属于上图的“非生产部门”,而变成了“生产部门”,以此类推,一家提供“管理培训”的公司,那么它就属于这家公司的“生产部门”,而一般公司的内部管理培训有些是划归为人力资源部门。

例如小明茶公司的主营业务,应该算是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茶的生产营销为主(电商),一部分是围绕茶展开的社交(互联网社交属性)。恩,总之各位聪明的读者朋友能理解就好。

最后说明下大伙儿普遍关注的薪资收入与岗位的关系问题(纵坐标轴为收入,横坐标为投入精力跟压力):

各类型职位的工作收入与压力关系图

宏观上来说,同一级别的员工,生产部门的收入整体是高于非生产部门的,当然,相应也要付出更大的投入跟承担更大的压力(另外,像财务岗位的收入高于一般生产部门的岗位也是正常的,上图只是指整体情况);

如果把生产部门再细分成主营业务生产部门及非主营业务的生产部门、以及相应的支撑部门,那么上图则转变成:

各类型职位的工作收入与压力关系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公司的主营业务的生产部门的收入是比非主营业务高的,而非主营业务的生产部门整体收入依然高于非生产部门

例如,腾讯的社交、游戏业务的员工整体收入是比电商系高很多的;同理,平安集团这类金融企业,如果他尝试进入智能硬件领域的业务,那么这个新开辟的业务不会获得跟主营业务同等的资源跟待遇的。

通过通篇的分析,相信各位都很清楚了,如果想要获得较快的成长跟相应较高的报酬,一定要去以你的目标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例如,想做电商,应该重点考虑阿里、京东等;

想从事搜索,去百度肯定是好过腾讯;

从事软件开发,就尽量去本身以IT为产品的公司(例如PC时代的微软、互联网时代的BAT),而非公司的内部IT服务岗位(有些大公司自身也会设立内部应用软件的开发岗位)。

上述故事小明的茶公司中,负责茶社交APP体系的员工以及茶产品的生产制造的员工收入肯定会相对比较高。

三.工作价值公式

起初,我是想探讨岗位工资的通用量化公式的。但细细斟酌后,我发觉,刚工作的前几年,衡量一份工作是否属于好工作的标准不仅与工资关系不大,甚至较高的“初始工资”还会误导不少同学走了一些弯路

我的朋友、校友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刚毕业时,选择了一些垄断国企的,刚开始的工资是一般民营的两倍,几年后,不及我们的三分之一;或者有些后来认识的同事,看到工作岗位的夕阳属性,最终即便降薪跳槽也要换行换岗。

所以本章不探讨岗位的工资,而是探讨岗位的工作价值,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择业时能尽量避免弯路。

那么,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我们是否能找到一个通用的价值公式?这个公式不必像经济学般复杂,也无需能够绝对量化,只需要简单到每个人稍加思考便能够适用即可。

这个问题让我苦思长久,经过反复推演删改后,我初步得出下面这个极简但又很实用的公式:

岗位价值=(创造型工作量+工作视野)/执行型工作量

下面进行详细解说。

总的来说,所有的工作内容都可以分为两大类:创造、执行。

必须强调下,此处的“执行”,不是按照“领导交办我一件事,然后我去执行”来理解的,而是指“具体做的过程中不需重新创造”,或者理解为“无需要思考太多即可做的工作内容”,更通俗的说话就是“可以一边聊微信一边做的工作”。

同理,“创造型工作”也不是说从无到有的写点东西就算是创造,通常是指需要你不断地结合现状的各种关联因素,进行思考创造构思才能顺利完成的工作。

下面举些实际的例子说明:

例如文案,如果你的文案工作是限于从固定模板中抄抄改改即可完成,那就属于执行;如果你的文案工作必须要求你每次都分析受众属性、投放渠道特征、载体甚至协调资源去完成,那就属于创造型工作。按照后者的工作内容,要不了一两年,你基本上就能够游刃有余的应付各种产品、各种载体,完成优秀的文案是信手拈来的事儿,甚至能将文案思维运用于全新的岗位中,量变到质变,值钱就不言而喻了吧。

又例如客服,如果你的客服工作是像拨打95555一样,客户问ABCDE,你就对着ABCDE已经既定的答案修改个用户名就答复,那这种就属于纯执行的工作,若干年后说不定下岗都有可能;但反之,如果你的客服工作要求你针对不同的客户以及不同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答复,甚至完成二次营销、品牌口碑传播等,那就属于创造型工作;一段时间后,甚至能取代销售、客服经理的工作也完成有可能。

再谈谈研发岗位,如果这个研发项目基本上都是使用现成的代码删删改改即可满足,那么依然属于执行型工作;产品经理也一样,如果每次工作任务老板都要求你从“同类产品”中找个相似的元素进行组合拼凑成一个新产品,不需要也不允许你自己进行从头到尾的构建,那么这也属于执行型工作……

再看看管理工作,一个卓越的管理者,不仅能够根据市场、公司业务的变化,下属的特性不断地优化推进项目的实施,必要时还能够根据自己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判断,调动资源修正公司的战略,这一系列的工作内容都属于创造型工作。尽管一些公司的管理者还停留在“监管”阶段,但这类的工作更倾向于执行型工作,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相信举了这些例子,朋友们对“创造型”工作跟“执行型”工作应该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了。

我们最后再谈谈另外一个因素:工作视野。它是指你的工作内容本身能够让你有机会涉猎参与企业、甚至行业的纵向、横向关联的外延内容。

工作视野的最简单衡量的标准是:我做一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是否基本上能通盘认知整个企业的运作机制。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小明,通过之前职场打拼积累的丰富经验,至少他能够从无到有的创办一家公司,知道什么时候该需要什么样的岗职,各个岗位之间如何协作,各自的优劣势等。

看了上述例子,相信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用这个公式来衡量工作价值了吧。

创造型工作具有明显的“成长属性”,而工作视野能够为成长加速,这两项工作内容越多,最后越容易形成你的个人竞争门槛,也即是通常说的“不可取代性”。反观执行型工作,基本上都是稍加培训即可上手,换句话说,工作的可替代性非常高,这样的工作自然不会特别值钱,长远来看,人工智能甚至能分分钟取代这类的工作岗位。

这个公式是站在个人择业立场的角度,不完全跟企业利益相符,当然,企业主可以侧面通过这个公式改进下自家公司的人资体制,实现更好的选人、留人、用人。

本文目前的内容都是从岗位、工作自身的角度探讨,但我们每个人作为与众不同的个体,择业时更多的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问题,正如我在《如何确定你的内心,你的思考,你的坚持是正确的》文中提到的思路,工作岗位也好,赚钱的方式也罢,都有千千万万,我们最终还是应当回归自己的内心,选择一份自己热衷去做又擅长做的工作。

或许这才是成就自我的最大捷径。

感谢阅读,希望能对你有所启示。

****郑重声明:本文仅提供简书链接转载,其他正文转载请务必征得本人允许,否则视为侵权,必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