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计人

财务要养成升维思考的习惯

2023-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旅居上海的青青草

财务从表面来看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后端,即便各项业务单据能及时传递给财务,也属于事后记账。

其实通过历史数据也是可以看到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是不好的方向,财务可以预警;如果是好的方向,财务可以提出激励的政策。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和相关部门探讨,获取更多非财务信息来佐证财务的判断,这也是升维思考的过程。

以写公众号这件事情为例,这几年有些做日更的号做起来了,判断下来只要有自己的原创内容,日更肯定是能增加粉丝。这就是根据历史数据对写公众号这个项目的未来做的判断。

那会增加多少粉丝?现在视频分流,公众号的粉丝没以前那么多了,假设每篇增加5-10粉丝,做5年累计到2万粉丝的问题不大,因为有聚集效应,前期会少后期会几何增长。

有了目标,接下来该怎么激励?看一些公众号博主的分享,2万粉丝的流量主收入每月也会有四五千元,虽然不多,但零用钱有了。

接下来开始日更,6个月的时间基本能测下来平均每天增加多少粉丝,开始制定5年计划,每年制定一次;每半年修订一次年度目标。

那日更的成本有多少?日更千字以内大概0.5-1小时,因为日更需要思考也需要较高频率的学习,这些时间无法量化。

但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原本就要带思考的,除了工作成果以外,还可以输出公众号这个副产品,不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件好事情。

假设我们的企业允许甚至鼓励知识员工都有自己的公众号,主要内容是我们的服务或产品,公众号自身产生的收益归个人,公众号给公司链接到的资源由公司给予奖励。是不是公司内部会有一批知识工作者感兴趣?这也是激励政策。

公司内部有一批知识工作者在自媒体用原创内容宣传我们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就像记者写稿,要有专人帮忙编辑),肯定算是一种宣传方式,企业宣传原本就要花成本的。

不论上面这个例子举得是否有道理,财务是通过一些历史数据看到了未来的一些方向、路径和结果,这种思考维度会给业务部门带来一点新意,也会鼓励业务部门更深度思考未来的模式。

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需要各种尝试。我们财务依托专业知识进行一些升维思考,也可以给业务部门的决策多一个看问题的视角。

以上例子举得不一定妥当,权当抛砖引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