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的问答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新爸五年计划

童言无忌|我要当哲思宝宝|有一个会自圆其说的小孩是什么感觉

2017-11-13  本文已影响119人  北美之北

小姑娘快四岁了,不但爱说话,嘴没个停下来的时候,还爱刨根问底。刨不出根问不出底的时候也不气馁,这时候她能迅速切换成自问自答模式,说出来的话还常常能自圆其说。

晚上回家路上就来了这么一出。

消防车跑得最快

加拿大的报警电话跟中国不同,不分火警、盗警、交通事故,所有紧急情况下的报警电话都是911。一旦接到事故报告,应急中心通常会同时派出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赶赴事故现场,三种应急支援队伍的工作人员都有基本的急救技能,谁先到谁先救人。在把救人排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之下,街上常常看见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一辆接一辆相继呼啸而过的情形。

今天晚上回家路上,远远地看见前边有 警灯闪烁,白色的灯,顶住一辆不太高的车顶上,急急地往前去了。小姑娘一下子来了精神。

她:我觉得是救护车。

我:隔那么远你都知道,你眼睛真尖。

她:为什么只有救护车?怎么没有消防车和警车呢?

我:可能三辆车从三个不同的地方开出来的,走不同的路,所以我们这条路上只看见一辆救护车。

她(进入复读机模式):为什么没看见消防车和警车呢?

我:消防站在我们前面的地方,消防车可能已经从那边开走了。

她(继续复读机模式):嗯,为什么只有救护车?

我:我们没看见警车和消防车,但是他们可能从其它地方过去了。

她:爸爸,我觉得消防车开得最快。

我:是吗?

她:嗯,消防车最快,警车第二名,救护车是最后一名。

我:所以我们只看见救护车是吗?

她:是的,因为消防车和警车已经开走了。

呵呵,这是她的套路。遇到什么事儿,老爱琢磨,一定要把事情放在她自己能够理解的逻辑框架里面解释得过去,这事儿才算完。

打篮球的哥哥

这个套路也适用于编故事。看见一个画面一个场景,小姑娘会联想出好多问题,然后发挥自问自答的风格,非得把故事编圆了才能让自己满意。

有一天我们去社区中心。多伦多是个浅丘陵地貌,地势高低不平,很多房子这面看过去是一楼换个角度看则是二楼,跟重庆有点像,虽然落差没有那么大。这个社区中心也是这样,正面进去是一楼,其实下面还有一层。走进大门,走廊一侧有两个大玻璃窗,望进去,正好看到楼下的两间篮球兼壁球室——打壁球是一个完整的球场,打篮球则是比半场还小一点的地方,只容得下一两个人对着墙上的篮筐练球。透过玻璃窗只能看见球场,看不到进出球场的门和通道。

这天是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独自在下面打球。小姑娘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会儿,突然产生了疑问。

她:哥哥打完球从哪儿上来呢?

我:球场的门和楼梯被遮住了,我们站在这里只能看见球场,其实旁边有门的,他可以从那边上来。

她:那他怎么回家呢?他爸爸妈妈呢?

我:可能他爸爸妈妈过会儿来接他。

她:不,可能他自己来的。他比我大,可以自己回家,不用爸爸妈妈接他。

我:有可能。他可以骑自行车。

她:那他的球放哪儿呢?他抱着球骑自行车太危险了。

我:他可以把球放在这儿不拿回家。

她:不,我觉得他可以把球背在书包里。

想得真多。

累了

想得多也不是坏事,小姑娘还善于用这一套给自己找台阶下。

早上说想去科技馆,可又在家里赖着贪玩不肯换衣服出门。

我:你自己选吧,在家玩了去科技馆玩的时间就少了。

她:我要在家玩一会儿再去。

我:你玩吧。

她:我要画画,我就是画画的。

我:你画的什么呀?

她:我在画长发公主的头发。

......

一边画,一边心里其实还念着刚才我跟她说的话,惦记着去科技馆玩。没过两分钟,把笔一放,要走了。

她:我不画了,画画太累了。我们走吧。

这也可以?

【原创儿童文学】“童言无忌”征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