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日子

你可能不知道 --《不抱怨的世界》于是说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238人  丰富的安静tt

1、您可能不知道,你的话语表明了你的想法,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可是只有成功者会这样承认。”

2、您可能不知道,抱怨就好像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在自己口中发出我们都充耳不闻。我们常在抱怨却浑然不知。

3、您可能不知道,杜绝抱怨,才有健康的沟通。健康的沟通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问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4、您可能不知道,想要别人改变,你得先以身作则.人们改变是因为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想要设法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更紧守住现有的行为,不肯放弃。有一句俗谚:“不要试图教猪唱歌,那只是浪费时间、还会惹猪很生气。甘地说,我们必须活出想要其他人效仿的样子。

5、您可能不知道,没有自信的人,想靠抱怨来逃避,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他们会昭告自己的成就,希望看到听者眼中投射出赞赏的目光。他们也会抱怨自己遭逢的困难,以博取同情;或是把它当作藉口,以逃避自己向往却没有完成的目标。他们会抱怨,其实是因为自觉不配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缺乏自我肯定,于是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开。

6、您可能不知道,沉默比抱怨更有建设性。抱怨是一种习惯,而暂停一下吸口气,就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在说话时更小心地用字遣词。所以,我们留下了“spirit”,想作为提醒的媒介,提醒大家“深呼吸”,而不要“穷抱怨”。沉默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出于更崇高的自我、而非人性的自我来说话。

7、您可能不知道,要知道结识的某个人对自己而言是否很特别,有一个测试方法,就是看看我们可以和这个人不说话相处的时间有多久。我们只是安于他们的存在,享受着他们的陪伴。一大堆无心的闲扯并不会增进我们的相处品质,反而会糟蹋了这段共度的时光。喋喋不休只是在对你周遭的人们发送一个讯息:你觉得不自在。沉默能让你自省反思、慎选措辞,让你说出你希望能传送创造性能量的言论,而不是任由不安驱使你发出又臭又长的牢骚。

8、您可能不知道,预想美好的未来,是促成进步的动力。恐惧成功就注定失败。快乐或悲伤,由你的言语来决定。所以,我们要尝试着改变—

            不要说……        试着说……

          问题                        机会

              必须                      可以

              挫折                    挑战

              敌人                    朋友

              眼中钉                老师

              痛苦                  信号

              我要求      我会感激

                    抱怨          请求

                      磨难      旅程

              你做的好事        我创造的好事

试试看吧。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困难,但是请仔细观察,它是如何改变了你对人事物的看法,当你改变用语时,景况也会跟着改变。

9、您可能不知道,那些觉得抱怨是理所当然的人,哪里也到不了,只会在同一个不快乐的出发点原地打转。我们的焦点必须要放在我们希望发生的结果上,而不是我们不要的事情。

10、您可能不知道,你可以好好表达自己的期待,而不需要抱怨现况来获致想要的结果。只要谈你的渴望,只要和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人谈。你会缩短等待的时间,让你的需求更快被满足、也更快乐。

11、您可能不知道,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批评不会消弭问题只会扩大事端。欣赏能激励人们表现优越,以获得更多欣赏;批评则使人耗损,当我们贬低别人时,其实也是在默许此人往后依然故我。

12、快乐就在当下,不要把眼前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它绝对不会重现,值得细细品味。

13、您可能不知道,在一个办公室李撒满阳光和喜乐的人具有黄金般贵重的身价。所以让我们做个积极快乐的工作者。

14、您可能不知道,“关系决定命运”。 他人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但也可能成为我们最大的挑战。你可以给自己做个问卷调查,拿出一张纸,把你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都写下来,只要是让你产生负面情绪、担忧、困扰的事都可以写在这张纸上。然后,问自己:“里面有多少问题是和别人有关的呢?”这时你会发现,你所面临的困扰,多半与他人有关。不论是要和你的爱人有更深层次的交流;还是要说服某个同事,让他认同你的看法;或是让你的孩子收拾他们的房间;或是让商店导购了解你的需要……生活中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与别人建立成功的、有价值的关系得以解决。

15、您可能不知道,人是关系中最大的难题,抱怨是所有不愉快关系的共同特点,而几乎所有抱怨都建立在关系之上。

16、您可能不知道,所有财富,都能从关系中获得,现在,请思考一下,其实你想要的东西不是需要他人辅佐,就是掌握在别人手里。或许你想要一个关心你、支持你的人和你共度一生,而这就是一种关系;或许你想要辆新车、一个大房子,或者其他什么奢侈品,你就要为他人服务赚到足够金钱去买这些东西,这也是一种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拥有自己一直在追寻、渴望的东西,而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17、您可能不知道,你有能力改善一切关系。“你”决定着“关系”的走向。我们同他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描述和再现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内心如何向自己描述对方,给其下了什么定义,对彼此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你就要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这是改变别人的唯一途径。

18、您可能不知道,你对别人的态度,最终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你和他人的关系,全部都来自于你对他人的描述和再现。关系其实是你对他人评价和看法的一种外在的表现。设想是破坏关系的白蚁。

19、您可能不知道,为现实争辩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法国小说家和剧作家雨果这样写道:“激烈尖刻的言辞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虚弱的理由。”当你觉得自己的理由不够充分或者苍白无力时,你就会尖刻地指责别人,企图用这些激烈的言语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在现实的关系里面,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0、您可能不知道,宽恕(Forgiving)就是给予(for-giving)。它是你送给自己的一件礼物。当你可以看透那些痛苦的过往,并且真诚地跟对方说一句“谢谢你给了我这种经历”时,你就知道自己已真正原谅此人了。而“憎恨别人就像为了赶走一只老鼠二把自己的房间烧掉一样”。

21、您可能不知道,制定标准才能避免分歧。

如果你处于一个比较权威的位置,比如说,你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或是位老板,那么在一些可以衡量的问题上,你对现实的描述就会取胜。你可以发出指令,但一定要做一位仁慈的指挥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制定一个大家都接受的行为标准,并要求、监督所有人践行。清晰、准确地向别人传达你的期望是很重要的,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会知道你在想什么。

22、您可能不知道,成功沟通的“三步法”。 所有问题都是沟通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是由误解引发。沟通双方有义务用一种清晰而有条理的方式传达自己的信息。一味地抱怨别人“没有在听”只不过是在推卸责任。在与对方交流时,要多使用“我”,少使用“你”。

一个成功的交流者会说:“我感到很生气。”他只是在陈述自己的情绪状态,为沟通打开了一扇门。而一个蹩脚的交流者则会说:“你让我很生气。”这就仿佛把沟通的门砰一声关了起来,因为对方会感觉受到了攻击。用“我“来陈述,就表示说话者只是把这件事当作一种经历——他们自己的经历;而用“你”来陈述,就暗示着说话者把责任推到了对方身上,而自己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A级三步法SAY(陈述)。由一个人先来说些什么。“我希望我们能有多点时间呆在一起。我们下班都很晚,回来之后就闷头看电视。我觉得和你很疏远。”

第二步:REPLAY(重述)。另外一个人认真倾听,不做任何评价。当说话人陈述完毕,收听者再向他解释并复述刚才听到的话,检查自己是否完全明了。例如:“我刚才听你说,你希望我们能多花点时间呆在一起,不要让电视来分心。”三步:OKAY(确认)。收听者接着会向说话人询问:“你说的是这意思吗?”或者“我说的对吗?”如果说话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么就角色互换,轮到收听者陈述。直到双方能正确理解、达成一致为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就别人的观点去和他争吵,也可以试着去理解那些隐含的意思。

这就要看我们如何选择了

23、您可能不知道,关系中的“吸引力法则。思维决定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是去想那些开心或难过的事。虽然这些都是我们的‘想象’,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我们的‘现实’。快乐的记忆产生快乐的态度,并因而创造出快乐的经历。

24、您可能不知道,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原因很简单,就跟小孩子为什么会哭一样,都是因为对某些事情不满,但是却缺乏语言技巧,无法让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得已只好用一种消极的方式和陈述来传递信息。因为人们总认为自己的“现实”才是唯一、正确的现实,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肯定和自己有关。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如果他们能组织自己的语言,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得到满足的几率,会比抱怨要大得多。

25、您可能不知道,“您可能不知道……”是个很神奇的句子。当你向他人表达你的需要,陈述不满时,它能让你的评价听起来不针对任何人,有了这句话,就说明你对这件事充分理解,知道别人不是为了让你烦恼才这样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能让对方知道你在要求什么,追寻什么,对方会给你帮助,让你的需要得以满足。大多数人都是友好、亲切、爽快、甘愿付出并乐于让对方高兴的。在你说了“您可能不知道”也无法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将其诉诸于另一种行为,它是人类能够实施的最强大的一种行为,为实现自己的愿景铺平道路,它就是——询问。如果是这样,我们还在犹豫什么呢?为什么不去问问呢?因为我们害怕被拒绝,向一个不相干的人抱怨,把自己描绘成事件的受害者,要比向人提出要求却可能遭拒容易得多。有句谚语告诉我们:“张口发问可能会让你表现出五分钟的无知,可是不发问的人永远无知。”想要在关系中搭建桥梁,我们就需要去询问,而且是直接向可以解决问题的人询问,一定要清晰地表达自己在追求什么结果。并且我再说一次,不要让自己的询问中包含任何消极的能量。直接而且只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谈话,可以为你提供一条不用抱怨就能解决问题的捷径。

26、您可能不知道,只有乐于听取他人的意愿,你的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满足。在付出和得到之间有一个“黄金法则”。在《马太福音》中,主耶稣告诉信徒:“无论何事,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这个法则不是要我们斤斤计较,不是要我们向曾经宽容或怜悯过的人索取回报。而是上天会平衡我们的“施”与“得”,让我们在付出之后得到应有的回报。

27、您可能不知道,说出你的要求,不要害怕被拒绝。你会惊讶地发现,当你礼貌地询问时,人们还是很乐意配合的。试一下这样说“我需要……”和“能请你……吗?”

28、您可能不知道,Get Attention:寻求关注Remove 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Inspire envy:引人艳羡Power:操纵力Excuse poor performance: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这五个首字母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新单词GRIPE——抱怨。当你听到自己或别人在抱怨时,试着去找出这种行为的潜在动机。问问自己:“他们需要什么,又想要得到什么呢?”你会发现,通常人们抱怨,是在试图让自己的社会或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只不过这种尝试被错误地以抱怨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29、您可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要—认可的赞美。不管到什么时候,赞美别人都不会错。如果你几乎不认识对方,或者你们只是工作上的关系,那么你最好针对一些物质性的东西(比如这个人的鞋子、公文包、手机等等)发出赞美。

不要去赞美别人的身体特征。对别人的身体和其他一些很私人的东西的赞美,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一些评论,比如“多漂亮的耳环呀!”或者“这双鞋真不错,你在哪儿买的?”都会让别人感觉你毫无恶意。当然,你也要确认自己在说这些话时真的毫无恶意,不具任何威胁性。要保证你不是在巧妙地去打击别人,除非你已经做好了收拾残局的准备。对别人行为的赞美也很受欢迎。“你总是那样热情地微笑,整间屋子都被你照亮了。”不仅可以让对方感觉你在关注他,还会加强他的这种行为,让他更有可能去重复这种被你赞美了的行为。“你总是这么守时,这是我欣赏你的地方。”也是个很好的例子。赞美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是挖苦和试图控制他们。

30、在各种关系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常做的就是抱怨自己的“遭遇”,而不是清晰地表达意愿——抱怨是腐蚀关系基础的罪魁祸首。抱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法自拔。

有两件事,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同意:一是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怨言。二是世界的现况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模样。在我看来,这两者互为关连。我们把焦点锁定在不对劲的事情上,而不是将视野聚焦于健康、快乐与和谐的世界。悲观者埋怨刮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帆。对关系的过程负责,这样在任何关系中,你都会有调整“风帆”的能力。让我们摆脱以怨养怨的恶性循环,不要给负面想法任何余地,不抱怨的磁场将引来更多平安喜乐。


          您可能不知道,我花了近五个小时读《不抱怨的世界》1、2,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摘录整理了这些您可能还不知道或是还没引起注意的常识和事实。在这个世俗化时代,视觉文化从整体上打败了印刷文化,文字是需要想象的而视觉是直观的,想象与深度有关而欲望的满足是只需要视觉的冲击。可是,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让印刷泛滥成灾,以文字钓名沽誉的时代,原本就不多的读书人中相当一部分又被各种包装的所谓高雅、品味而迷惑以致耗费了大量的心力。曾经深受一个观点的影响:一本书中可能有价值的内容不会超过百分之十。当年一度畅销 的《细节决定成败》标价22元,其中20元的价值源于这个标题。《不抱怨的世界》沿袭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学习的革命》等畅销小册子的一贯特点,用生动的故事和颇具说服力地生活体验来诠释浅显却又不为人言的小道理。但愿我的真实阅读感受能节约一点你的时间,如果您也因为“畅销80国,二十一天改变1、5亿人”而蠢蠢欲读的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