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绪的三点

2022-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少宏_aa69

“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受它驱使。”

没有谁的生活不烦恼,太过情绪化的人生,是对身心的极大消耗。随着年龄和阅历一起增长的,还应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心情不好时,与其死磕到底,不如学会转弯。

事不顺时,读书;气不平时,运动;心不静时,冥想。

爱自己,从学会管理情绪开始。

1、事不顺时,读书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难熬的时光:被人误解、遭受背叛、压力大到爆炸……

你可能苦恼,可能无助,可能在无数个夜晚情绪崩溃。

书不是药,但药在读书的过程中。

一本好书,能在痛苦时给你抚慰,绝望时给你光亮。

人生难免有疾风骤雨时,阅读,是自愈,也是自渡。它没法让谁的人生一路绿灯,但却能让人从容地去面对生活的诸多不顺。

白岩松抑郁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是《道德经》一次次拯救了他;

樊登被房贷和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曾一遍遍地翻阅《论语》;

《哈姆雷特》里那句“生存还是毁灭”,是许渊冲老先生几十年来的精神支柱。

书,是排解情绪的通道,也是治愈内心的良方。

一个好的故事,会让你暂时忘却外界的痛苦。

一句抚慰的话,常常就能让你重新蓄满力量。

那些你读过的书,看过的故事,得出的思考,会摆渡你,塑造你。让你心沉静,脑清醒。

纵使被生活拖入泥沼,也有一寸一寸拉自己上来的精神力量。

2、气不平时,运动

1965年,加州大学曾开展过一项名为“阿拉米达研究”的项目。

研究人员跟踪随访8000名年轻人长达26年,调查其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关系。

结果显示:长期保持运动习惯的人,罹患抑郁的风险远低于普通人。

每周锻炼两到三次的人,与那些不怎么锻炼的人相比,会更少有愤怒、压力感、愤世嫉俗、怀疑一切的心态。

运动,是负面情绪的头号克星。

生活中,人人都有被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折磨得苦不堪言的时候。

运动,往往自带修复内心的力量。

就像有句话说的:“运动的过程中,虽然没人跟你讲话,你却在跟世界交流。听脚下在沙沙作响,看天空在翻江倒海,感受风穿过你的身边。也许,困扰你很久的事情,都在大汗淋漓后得以释然。”

3、心不静时,冥想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事,而是自己的情绪。

专注大师安迪曾提出过一个思考方式:第三者视角。

换种角度和心态,很多困难往往迎刃而解。

这种思考的关键前提就是完全放空,而冥想则能让人很快达到这种状态。

它还能提高大脑左前额叶皮质的活跃度,给我们带来愉悦感。

它并非什么高僧入定式的艰苦修行,而是日常就能用来调节情绪的便于执行的好方法。

比如,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专注自己的一呼一吸,然后慢慢放松,这就是呼吸式冥想;

比如,找个物品,比如书,杯子,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上面,别的一概不想,这是目不转睛式冥想;

比如,打开一段轻音乐,把自己想成一条鱼、一朵花,这叫引导式冥想。

现代人的生活里,焦虑、压力、浮躁成了常态。

冥想就是教我们去除杂念,让心休憩。

内心若是秩序井然,即便风波四起,也能从容以对。

气从暴躁生,百病忧中起。

管理情绪,就是最好的养生。

整理好心情,才有精力面对世事刁难。

养成好心态,生活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任何时候,能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