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书籍,总会让你遇到自己
今天周末休息,没有闹钟的催促,一觉睡到了近十点才起床。醒来一直坐在床上看《平凡的世界》 。本打算等到这本书看完之后在写一篇读后感,今天当我读到第四十章,描写田晓霞的内心世界时,就抑不住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从一些方面来说,我和田晓霞的性格有那么一些相似,比如她认可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但绝从没想过要去做一名教师,别说对于一个师范生似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职业选择,就是我们每个做过学生的人,大多数人都对老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尤其是小学的时候,有多少学生的梦想是做一名人民教师。我小的时候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神秘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敬畏,但从来没有一丁点将这个职业纳入人生的众多选项中,似乎骨子里都明白,我不喜欢做教师,即便那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还有对对行政工作的态度,我也一样有一种反感的心里,不是说行政工作不好,总觉得这种规规矩矩的安稳根本无法承载内心的火热,这不是表示自己有多么高远的抱负,或许是我那些自由的血液翻滚的要比其他人更强烈些。这迫使我无法有走上一条日复一日机械重复得过且过的安稳日子。对灵魂自由畅快的追求,可能对我们这号人来说将是一辈子的努力方向。
每隔一段时间,有时是因为一些事情的刺激,有时纯粹是莫名的,心情低落,整个人都很丧。但这种心态持续不过一天,就会在自我的反应中调整状态,继续朝着该前进的方向努力。就像田晓霞一样:每当面临精神危机的时候,紧接着会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一番严厉的内心反省。包括 成长的道路也是:她意识到,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她成熟了许多,但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上某些市民的意识。虽然她一直鄙薄这些东西,可又难免“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许人为了生存,有时不得不这样。到这些东西像是腐蚀剂,必然会带来眼界狭窄、自制力减弱、奋斗精神衰退等等弊病。田晓霞毕竟是田晓霞!即使有时主观上觉得倒退是可以的,但客观上却是无法忍受的。她必须永远是一个生活的强者。看到这段话,又一次的佩服作者对人性的洞悉。他塑造的田晓霞和我生长的环境虽有着天壤之别,可我的内心世界和他所描写的田晓霞高度吻合。作者就像有一双穿越时光的眼睛,我的行为、想法他都能神奇的深刻了解。从田晓霞的身上,就像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唯独不太一样的是,因为家庭的缘故,她比我爱上书本的年龄要更早,这也是我到目前一直甚为遗憾的一件事。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哪怕只回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读尽读书馆的经典。可惜没有如果, 我们只能不停的往前走。只能告诉自己,还好,不到30岁呢,明白的不算晚。就自己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而言,我的人生没得选。只有不停地强大自己,才可以给自己自由的灵魂打造一个可以畅快飞驰的天地。
人生的发展和人类的性格一样,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就像为什么你总能在经典著作中看到另一个自己。那是因为作者对人生、人性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深刻洞察。用一句话说,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虽说明白所谓的心灵在路上,就是多看书的意思,但那时还不太真正能明白如何在路上。最近一段时间看《平凡的世界》慢慢走有一点领悟。人情冷暖、世事沉浮、人性的单纯和复杂……都有了一些体悟。心灵在路上,这条路不仅宽阔宏大、深邃浩渺,更精彩纷呈。这条路看上去是你一个人在上路,走进去你才能知道,所陪伴你的是多么的丰厚繁华,各色各样的人,闻所未闻的绝妙故事,波澜壮阔的美景、不曾注意的美丽,都让你在惊叹中流连忘返。所以好的书籍不仅让遇到自己,也能让你人生翻倍。多读书,读好书。共勉!
2019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