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崇拜”社交型外向者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命名为“大五人格”(Big Five)的描述和测定人格特质的模型,被证实可以解释观察到大部分人格差异,这成为当下最为活跃的人格研究主题之一。还被认为是目前对于个体基本特质最全面、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描述。
大五人格模型的主张包括五个基本的人格特质: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
我们来看看大五人格中最受关注的“外向性”特质。在外向性上典型的高分者(也就是明显偏于外向的人)社交型人们的特点:他们喜好热闹、热爱社交,社交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他们喜欢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和各种派对的主角,并对此充满渴望。
在外向性上得分较低的人(也就是明显偏于内向的人)则偏好独处。他们倒不会刻意回避社交,只是不像高外向者那样对社交活动如此热衷。他们可以参与但没那么喜爱,如果可以选,他们更愿意做一些独自完成的活动。
需要提醒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偏于内向的人“社恐”。典型的内向者完全可以拥有良好的社交技能,他们只是不喜欢社交而已。
此外,不喜欢社交并不会导致内向的人没朋友。反过来,典型高外向的人虽然爱交朋友,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能交到朋友,或者总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外向性里的“社交型”只代表人们对社交活动的喜好度和参与度,而与社交的结果及质量没有直接的关联。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行为习惯,不管是做艳光四射的万人迷,还是做安静的女子、男子都没有问题。
然而,就像很多习惯于用左手写字的左撇子,被逼着改成右撇子那样,很多偏于内向的人也在被迫变为“伪外向者”。而这可能令他们需要额外耗费心理资源去“扮演”另一个人,这样反而感觉到自我“不真实”。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外向崇拜”。比如,人们总是觉得所谓“好”的性格就应该是“阳光的、活泼的、爱交朋友的”。于是那些“沉默的、安静的、喜好独处的”人就会被冠以“不合群”之名甚至因此受到排斥。
生活里经常能听到大人们感慨某个偏于内向的小朋友“哎呀,这孩子不爱说话可不好……”。
言下之意,这是个了不得的缺点。反过来却很少听到有人说偏外向的孩子太爱说话或太吵了。
事实上,将内向作为一种性格缺陷是极其不科学的说法,大量研究表明,内向有内向的优势。比如,内向是很多伟大思想和创意的摇篮,内向者喜好独立工作,而独处可能是创新的催化剂。
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中,作者苏珊·凯恩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典型的内向者,从小被逼迫成为一个“伪外向者”的经历。
通过对“外向崇拜”这种社会文化的观察,还有大量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安静内向有其独特的力量,它不应该背上不该有的污名。
所以,人们谈论所谓“正确”的性格时,大部分带有严重的个人偏见。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独特存在的个体,存在差异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很多时候,那些被社会文化的导向(引导)让内向者莫名背负了心理压力。有人因为性格内向而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其实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就像内特尔说的:让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歌唱”自由地做自己。
《我们何以不同》~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