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317.卖炭翁的悲剧

2023-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素素老师的语文

——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白色的樱花很美

如果说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很大一部分自身性格的原因,卖炭翁的悲剧似乎真的就是社会的悲剧了。

课上我让孩子们算了一笔账:卖炭翁烧一车炭需要多少成本?他希望卖掉这车炭得到什么?事实上他又得到了什么?卖炭翁的结局是什么?

一千斤炭,先要去山里砍伐好的木材,大概几千斤木材,老人要砍树运输晒干烧制,运输用的牛要喂,车要修,用时应该也不短。人力物力成本时间成本都很高。他缺的是御寒的衣服和果腹的粮食,应该还有家人同样需要这些。卖炭解决温饱问题,最好的就是得到钱。卖炭翁最后得到的却是毫无用处的半匹红纱一丈绫。红纱,有钱人家张灯结彩用,卖炭翁要他何用?卖得出去吗?当然卖不出去!穷人不需要,富人不稀罕买这半匹。一丈绫,绫罗绸缎,是那些烧炭取暖的富贵人穿的,一个烧炭的,要绫罗绸缎干啥?

可是现实如此,宫市,说到底是统治阶层想当然的利民政策,皇帝对宦官巧取豪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肥的是宦官,损的是百姓,但百姓的死活,在那个时代,又有多少统治者会在意。

白居易用写实的方式,奏响了一曲时代的哀歌,希望惊醒统治者,然而呢,事件就算上了当时的热搜,也改变不了统治阶级剥削的实质。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老天爷都可怜卖炭翁,为他下了一场雪。殊不知,真正的雪,下在了老人的心里,冻饿而死,无人在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