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希望18

2023-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瑞雪的夏

持续分享第89天

形容解决之道的语言迥异于问题描述。

为了形塑目标,sf BT咨询师在倾听与接纳当事人抱怨与诉说的同时,并不会特别激发当事人进行更多负面的探究。反而是对当事人的目标充满好奇。企图引导当事人将抱怨转成想要的目标,并以想要什么来替代不要什么的语言陈述。

sf BT的目标发展的小诀窍,除了由负面到正面,由抽象到具体,还包括由多选一,由大到小,由内在到人际,由他人到自身。

Sf BT有几个提醒:

一、目标是对当事人具建设性,重要性,吸引力的,以及符合当事人价值观既被认同的。

二、目标是可具体观察评量,清楚明确,可反映改变讯号以及描述着行为动态历程化细节的。

三、目标具有人际互动情境和为动态历程的详细脉络。

四、目标必须是在当事人可控制范围内即可承担的情况下,有些难度但又可能达成的适合于目前现实与符合成本效益的。

最重要的是,目标是在晤谈后立即可行的。

针对当事人口语表达出来的所欲目标进行咨询工作,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一种深度信任、尊重与赋能的行为。

目标的形塑也往往是一个不断确认的变化历程,除了思考最为重要的一小步之外,sf BT仍会鼓励当事人从其所重视的目标中找到他认为最容易开始的一步。

如何设定良好目标的原则,相当值得咨询事坚持。

sf BT是从各种可能性找寻可参考的解决问题的资源,不管这可能性是存在于过去最近或未来。然而,最重要的是,即使是对过去最近或未来可能性进行多元检索后,仍然需要回到此时此刻,让当事人可以开始愿意开始容易开始的一小步。使当事人在有合理控制感的情况下开始推动问题的改善,而不是一直卡在问题的僵局中。

如果当事人一直无法得知自己要什么目标,咨询师可以邀请当事人做的一小步是:回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何时何处是当事人所喜欢,希望拥有或持续拥有之处,而非替当事人决定应得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