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授权时间为什么是十年和二十年?
2021-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脑洞侠X
十年,二十年,这种策略是很方便管理的,但是为什么是这两档?可以继续划分的细致一些吗?有这样的需求吗?
专利的初衷是保护和激励创新,但是创新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发明创造设计技术含量低,需要的时间短,成本低;有些则恰好相反。也就是说,发明创造设计本身是复杂的,不平均的。
产生的问题是,十年二十年,对那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专利保护时间过长,而对那些技术难度大,投入巨大,应用不大但是非常关键的发明保护时间由过短。
保护时间过长,保护过度,阻碍技术进步和应用;保护时间过短,伤害创造积极性,助长单体价格,产品用不起。
比如,孤儿药。本来药品研发就投入大,技术含量高,加之目标客户群体又是小众,价格必然高起。如果给其更长的保护期,在时间跨度上覆盖更多的患者,降低其单位价格,让更多的患者分担成本,使其能用得起救命药。
除了静态的划分几个不同长度的保护期,动态生成,动态调整保护期也是一种方法,技术上可行,大数据的时代,做到这些是可能的。
但是,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危害?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实验了才知道。
所以,我觉得一个法条的变更会产生什么、多大的影响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初步获得经验,这在传统上是社会学科工作者的工作,使用这样的思路,会拓宽他们的研究范围,是社科更加量化、更科学也更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