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读经笔记: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2017-10-12  本文已影响24人  奔跑的老熊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当年佛在世49年讲经,大小几百会,任何一个法会,任何一部经典从来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上提到“如是我闻”四字,包括在《法华经》《楞严经》皆未提起。而是在佛灭度之前,由摩诃迦叶尊者授意阿难尊者向佛请法。当时呢阿难还有点情执,看到佛就要离开大众而去,禁不住悲痛欲绝。所以由摩诃伽叶提醒,阿难尊者请问佛:“在您灭度以后,我们众弟子在结集整理您老人家四十九年所讲一切经法每一部经时,开头如何设立?”佛说:用“如是我闻”,这是佛的遗嘱。

第一个作用是断除众疑。怎么个断疑呢?阿难尊者无量劫以来,虽然没有成正果,但是阿难的形象非常庄严、心地非常慈悲善良。据说佛有三十二大人相,阿难就有三十。所以当阿难将佛四十九年所讲之法一句一句讲出来,由法会大众共同通过的时候,第一句讲出“如是我闻”大家就明白了。这是阿难代佛传法。否则的话,大家会以为,不是佛灭度了么?佛怎么又出世了?或者认为现在阿难成佛了,或者是不是又有佛到我们这里来示现?这也是干扰清净心。所以“如是我闻”一出口,大家都知道这是佛临终遗嘱。

第二个作用是结集佛说经典的原则:怎么听我说的,就怎么结集传播,不允许任何人对佛经进行修改、删减。因为佛是圆满的觉者,彻底从梦中醒来的人。而其它人包括阿难这些弟子都还不是彻底醒来的人,那么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能力,也不应该去修改佛的教诲。而严格信守佛的教诲。

第三个作用是区别于外道。让大家一目了然,这是佛法经典。当时印度有很多不同的教派,每一种教的教义都有自己固定独特的开始。读各种经典时,一看开始这是哪一派的经典。所以这个“如是我闻”起到这个作用。

佛:是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即觉悟真理者之意。是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觉义有二:一者外觉,观诸法空;二者内觉,知心空寂,不被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染,不见人之过恶,不被邪迷所惑。佛,一般用作对于释迦摩尼的尊称。大乘佛教兴起后,佛,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和一切佛法真谛的化身。

舍卫国:舍卫不是国,是一个城市的名字。其国为居萨罗国。为印度十六国之一。后分裂为南北两国,舍卫城在北居萨罗国,为区别,就用城市名代称国名。《大唐西域记》对此有过记述。近代考古,有发现刻有舍卫字样的巨大佛像。

衹(qi)树给孤独园:又称“衹园精舍”或“给孤独园" 为佛陀说法遗迹中最著名者。据说舍卫城须多达长者,好行布施,人誉为“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后,希望佛来舍卫城度其国人,因而欲觅一地作为释迦牟尼在舍卫国说法、驻留的场所。传说衹陀太子之花园颇为合适作为精舍,乃欲购之,然为太子所拒。衹陀太子为令长者却步,遂以黄金铺满花园为出售之条件,给孤独长者即以黄金铺地买下园林。衹陀太子感动于其诚心,遂将园中所有林木也捐献给佛陀。因二人共同成就此一功德,故称“祗树给孤独园”。

比丘:梵语的意义是乞士,乞食的人。就是指佛的弟子。男子出家进入佛教教团,满二十岁以上且受具足戒的修行僧称为比丘,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称为“比丘尼”。因为在印度出家后就不自己开火做饭,每天要靠乞食为生。在印度,比丘或沙门的生活形态必须遵守一定的戒律,护持“三衣一钵",乞食自活,住于阿兰若处,少欲知足,离诸世俗烦恼,精进修遣,以期证得涅藥。乞食是“十二头陀行”之一,乃印度僧人为资养色身而乞食于人的一种行仪,是一种清净的正命。其原始意义有二,即《大乘义章十五》所云:“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自利是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利他则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福机会。

所以有人疑惑那么每天去乞食能维持生活吗,印度人愿意给吗?这就是印度人的一个观念,供养的他人,被供养的人身上积累的福泽会回馈给供养者的身上。所以你想要谁的福德就去供养谁。而在印度人看来出家人的福泽最后,所以他们非常愿供养出家人。而出家人是众生的福田,修行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众生,所以要通过被供养,把福泽传播给众生。所以出家人坦荡接受供养。但这是传统到汉地就行不通,认为这是不劳而获。所以中国僧人是自己劳动、做饭。唐代有了百丈清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千二百五十人:指一千二百五十位先事外道,后承佛之化导,而证得圣果者。因感恩于佛陀的度化,遂发愿每次法会都常慈不离,协助佛陀弘法利生,成为佛陀的“常慈众"。所以这些比丘称大比丘,是佛最重要的弟子。

世尊: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因此称佛为“世尊”。在古印度,一般用为对尊贵者之敬称,并不限用于佛教;若于佛教,则特为释迦牟尼佛之尊称,属于佛的十大尊号之一。

食时:六道轮回中,对应吃饭时间也不一样。中午是人吃饭的时间,过了中午12 点,就不是人吃饭的时间。佛是人,所以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后来,因劳动需要,可以早上加一餐,依然过午不时。

著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由于三衣依规定须以坏色(浊色,即袈裟色)布料制成,故又称为袈裟。

依佛制,初期的出家者须过质朴的僧团生活,因此在个人物品方法,仅获准持有三衣一钵、座具及漉水囊,其中,尤以三衣一钵为出家者最重要的持物。

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入聚落衣、高胜衣,为上街托钵或奉召入王宫、讲法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据说有一次,释尊觉得天气很冷,担心比丘的衣物不够保暖,因此有大衣的制定。如人所知,大衣是由九块布缝成的,因此准于以上二衣,也称为九条。

郁多罗僧:是专为掩盖上半身而披的,规定可用七块布疑缝成,因此准于上述,也称为七条,即上衣、中价衣、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著之衣,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

安陀会:即内衣、中宿衣、中衣、作务衣、五条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著。规定用五块布缝成,掩盖腰部以下。

所以可见佛认为乞食是重要的修行。

钵:梵语“钵多罗”的简称,为“比丘六物”之一。钵是比丘的盛饭器,以泥或铁制成,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译作“应器”,或“应量器”。“应”有三应,一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二体相应,钵体粗质,使人不起贪意;三大小相应,不过量也,乞食不过七家,令人不恣口腹。

次第:也是“十二头陀行”之一。即指佛心平等,不择贫富,不拣净秽,不受别请,挨户依序托钵而乞食。修行者借助这样的行为,可培养平等心,以消除烦恼。乞食过程中是不允许吃的,要保持威仪。

敷座而坐:铺座跏趺而坐,安住于正念中。所谓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立如松,是佛教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一。修行者平常生活中身体端直是很重要的,因为正确的坐姿不至于使人容易散乱、疲劳和昏沉。佛教对坐的方式、作用有详细的规定,“结跏趺坐”即是其中一例。即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结跏趺坐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交二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译文:

我曾经听佛这样说:

那时,佛住在舍卫国的衹树给孤独园里,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有一天上午,到了吃饭之时,世尊穿上袈裟,拿着饭钵,缓步走进舍卫城去乞食。佛在舍卫城中慈悲平等,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托钵、乞食后,便返回给孤独园中。吃过了饭,将袈裟和钵具收拾好,洗净了双足,铺好座位后,便跏趺而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