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数据分析@产品

用户运营体系:用户分层案例详解(RFM模型)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16人  奋斗小窝


1、用户分层背景

随着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任何一款产品,获取新用户的成本都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老用户的流失成本在不断增加。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对老用户的运营。这个时候,搭建一套成熟的用户运营体系势在必行。在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中,每个用户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发生不同的行为。所以,我们在搭建用户运营体系时,主要是基于用户的角色和行为的不同,做用户分层。通过用户分层,我们可以区分高价值用户以及低价值用户。也可以了解到哪些用户正在活跃,又有哪些正在流失。这也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细化运营的前提,只有做好用户分层,才能针对不同层级的用户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才能做到精细化。

2、用户分层目的

用户分层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将有限的营销资源合理化分配,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和扩大运营效果。

3、分析方法及原理

①RFM模型概念

RFM模型是网点衡量当前用户价值和客户潜在价值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R值:Rencency(最近一次消费),指的是用户在店铺消费最近一次和上一次的时间间隔,理论上R值越小的客户是活跃度越高的客户,即对店铺的回购几率最有可能产生回应。目前网购便利,顾客已经有了更多的购买选择和更低的购买成本,去除地域的限制因素,客户非常容易流失,因此CRM操盘手想要提高回购率和留存率,需要时刻警惕R值。

F值:Frequency(消费频率),指的是是用户在固定时间内的购买次数。但是如果实操中实际店铺由于受品类宽度的原因,比如卖3C产品,耐用品等即使是忠实粉丝用户也很难在1年内购买多次。所以,一般店铺在运营RFM模型时,会把F值的时间范围去掉,替换成累计购买次数。

M值:Monetary(消费金额),理论上M值和F值是一样的,都带有时间范围,指的是一段时间(通常是1年)内的消费金额,在工作中我认为对于一般店铺的类目而言,产品的价格带都是比较单一的,比如:同一品牌美妆类,价格浮动范围基本在某个特定消费群的可接受范围内,加上单一品类购买频次不高,所以对于一般店铺而言,M值对客户细分的作用相对较弱。所以我认为用店铺的累计购买金额和平均客单价替代传统的M值能更好的体现客户消费金额的差异。

②RFM模型原理

R值能够判断用户的活跃程度;F值能够判断用户的忠诚程度,M值能够判断用户对于平台的贡献价值,即重要程度。据此,我们可以先通过M值(消费金额)将用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贡献金额较多的用户,另一部分是贡献金额相对较少的用户。接下来,在上述基础上,通过F值(消费频率)将用户分成忠诚与不忠诚,得到四个层级的用户。最后,再用R值(最近一次消费)将用户分成活跃与不活跃,得到最终的8个层级的用户:重要价值用户(↑↑↑)、重要召回用户(↑↑↓)、重要发展用户(↑↓↑)、重要挽留用户(↑↓↓)、一般价值用户(↑↑↑)、一般召回用户(↓↑↓)、一般发展用户(↓↓↑)、一般发展用户(↓↓↓)。分层步骤如下图1。8个层级用户的三维分布图如下图2所示。

图1 用户分层步骤详细图解


图2 8个层级商户三维立体图分布情况   

4、用户分层案例与详细步骤

①计算RFM的各项分值

R值:最近一次消费越近,得分越高,最高5分,最低1分

F值:消费频率越高,得分越高,最高5分,最低1分

M值:消费金额越高,得分越高,最高5分,最低1分

②根据RFM分值对客户进行分类

用户划分详情以及相应运营策略如下表所示。

③数据抽取及处理

从数据库中抽取2018-01-01到2018-06-01的客户详细数据,抽取的字段为:最近用户ID、最近下单日期、消费次数以及消费金额。将最近下单日期和今日日期差值处理后得到R值,最终结果如下图所示。我这边数据在提取时就已经过滤干净了,不存在空值等异常情况。因此,你们可以根据实际数据情况进行数据清洗的工作。

④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评分标准,给每个R值、F值以及M值打上分。E2单元格公式为“=IF(B2>30,1,IF(B2>15,2,IF(B2>10,3,IF(B2>5,4,5))))”,F2单元格公式为“=IF(C2>=30,5,IF(C2>=15,4,IF(C2>=9,3,IF(C2>=3,2,1))))”,G2单元格公式为“=IF(D2>=9000,5,IF(D2>=6000,4,IF(D2>=3000,3,IF(D2>=1800,2,1))))”。最终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评分对客户进行等级划分。在P2、P3、P4分别求出R值得平均得分,F值得平均得分以及M值得平均得分,如下图所示。

将H列命名为用户类型,在H2单元格输入公式“=IF(AND(E2>$P$2,F2>$P$3,G2>$P$4),"重要价值客户",IF(AND(E2<$P$2,F2>$P$3,G2>$P$4),"重要召回客户",IF(AND(E2>$P$2,F2<$P$3,G2>$P$4),"重要发展用户",IF(AND(E2<$P$2,F2<$P$3,G2>$P$4),"重要挽留客户",IF(AND(E2>$P$2,F2>$P$3,G2<$P$4),"一般价值客户",IF(AND(E2>$P$2,F2<$P$3,G2<$P$4),"一般发展客户",IF(AND(E2<$P$2,F2>$P$3,G2<$P$4),"一般召回客户","一般挽留客户")))))))”。并双击H2单元格右下角十字让其自动填充,便可以得到最终用户分层属性了。

⑤结果与建议     

我们对上面得到的“用户分层”汇总可以得到各个层用户的分布情况如下。大体呈现二八分布法则。

每个层次的用户特征不同,因此对于每个层次的用户采取定制化运营策略。重要价值客户是相对来说比较优质的用户,需要保持现有状态。这类客户也是我们追求的客户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用户最终都能转化成此形态的用户。即我们的理想化目标:所有的用户都能成为重要价值用户。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可以看各个层的用户与这一目标差距在哪,频次不够提频次,活跃度不够去唤醒用户,消费金额不够去刺激消费。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目标,可以参考这一思路去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各个层用户的运营策略,最终实现精细化运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