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

父爱的味道

2018-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无无无无无为

作者:  枫蕊

转载人:  闵凯莉

01

走过冗长岁月,回首来路伤心繁复,唯有童年是我人生之旅最心怡的风景,那里有父疼母爱,有我的笑语欢颜。

说到父亲,最不能遗漏的便是出自他之手的包子,他虽然手脚笨拙,但是做的包子还算像模像样。尤其不能忘怀的是他为我特制的肉包——它皮薄肉馅多,不容易打圈做成普通包子圆形有褶的样子,为了区分开来,父亲把它从两边向中间捏拢用指头在衔接处掐了好些个指印,以防止裂开,像极了“河蚌”的样子。

由于包子内全是肉,咬开来满嘴都是油,有时一不小心油会滴到手上、衣服上,甚至鞋子上,那斑斑油迹闪闪发亮不易洗涤,可以说是幸福的小烦恼。我吃肉包时的得意神情曾羡煞了我的小伙伴们。

那时上小学的我每天早上上两节课后便回家吃饭,饭后总会从案板上拿走父亲为我事先凉着的一个“河蚌”样的肉包,有时会加带一个普通掺了榨菜的肉包或馒头,吃不完会分给我那三、四个垂涎欲滴的伙伴们,我亦深知,相较于我的人,她们更喜欢我的包子。

在那个物资匮乏零嘴稀缺的年代,闭塞的乡村里,人们把吃包子当成了一种奢侈,伙伴们都羡慕我有个会做包子的父亲,我自己也曾暗自庆幸过。

02

父亲学会做包子是缘于那年他与同村一位伯伯合伙开茶馆,请了位做包子的年轻师傅,兼学了炸麻花、油条、油饼,但学得最出色的唯有做包子,其它的只是勉强会做,结果通常差强人意,我们都不爱吃,更别说别人了。

现如今街头巷尾的包子铺不在少数,每每路过热气腾腾的包子铺,看见老板忙碌的身影,就仿佛看到壮年时做包子的父亲,犹感亲切。他们卖的包子馒头都松软白净卖相挺好,倒也可口。但我独爱父亲做的包子,毕竟有些东西无可替代。

03

父亲做的包子是纯手工制作,用老面发酵而成,通常是晚上六、七点钟用水和好面揉匀,盖上小棉被搁置几小时,凌晨三点准时起来揉面团,揉好后用刀逢中切开洒上适量的碱,再揉再切再洒,再揉再切再洒,直至闻不到酸味为止后,才将之分成长度相等约摸五十公分、手腕粗的一条一条面柱,再把一条一条面柱用手分成一个一个拳头般大小的小面团,最后一个一个用手掌揉捏按平后填上准备好的佐料打圈包拢。

那包子口味纯正,香味四溢,有嚼劲,吃了还想吃,我家姐夫曾有一次早上破纪录连着吃了十来个,红着脸自嘲吃太多,父亲却在一旁眉开眼笑,高兴得像个孩子。

04

父亲是位寡言少语之人,笑容极少爬上他的脸庞,在我们努力逗笑他的日子里,他也最多只是抿嘴笑笑,很少会张开嘴,更不谈出声笑。年幼的我们都很怕他,偶尔犯了错误他的一声咳嗽提醒便能了然于心。我们也不敢在他面前大笑,这时他会说“有个么子好笑的,没正气”。我们便边瞄他边捂嘴偷笑,或者找个地方放肆地笑一番。

记得那段时间,每天早上我回家吃过饭后,他会用嘴嘬向案板示意我拿走那个“河蚌”样的包子,此时的我极为幸福,拿着包子嘴角便会不自觉地上扬,俨然一位受宠溺的小公主,跑跳在返校的路上。其实我一次都没吃完过,他也自是知道我刚吃过饭很难咽下的,不过是他独特的表达爱的方式而已。

05

大概是在上初中之后我便很少吃包子了,因为父亲的包子离我越来越遥远,街面上的包子由于不清楚卫生状况有点不放心吃,加上父亲年事已高,很多年不再做了,那味道便存留在了久远的记忆里。

从少年到中年,从故乡到异乡,我多多少少品尝过一些包子,颇为遗憾的是,我再也没能觅得父亲做的包子味,那独特的味道蕴含着沉甸甸的父爱,温暖着我的整个人生旅程,那便是,父爱的味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