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富五车简书制造

吃货|宋词里的饮食文化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13人  兰陵畫生

诗词文化和饮食文化,是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最著名的代表。不知道您是否想到,诗词中亦包含着延续在国人血液里的美食追求——吃货不怪我,基因里已经写下了。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的孙世家,于2015年发表了一篇关注宋代除夕诗词和饮食文化联系的论文,这里摘选部分,分享给大家。

《东京梦华录》,北宋孟元老花了二十余年所著,形象具体地描述了解北宋晚期东京城市的繁荣奢华与市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序中说到“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大意是说,当时在北宋国都,山珍海味各种食材都有,会做各式菜品的大厨也是技艺精绝,啥味道都能给你做出来。所以,本书又被当下的“美食家”们起了个别名,叫做“开封吃货”。

宋代的除夕习俗,可是比现下隆重热烈多了。吃,更是不例外。据蔡镇楚先生在《宋词文化学研究》一书中统计,“《全宋词》中有除夕词31 首, 其中除夕饮食词就有二十余首”。三分之二都是在说吃,我大吃货国果然名不虚传。那么,究竟宋代除夕都有些啥“特色饮食”?

1、辛盘

所谓“辛盘”,就是指辛类食品,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辛盘,也称为“五辛盘”。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五辛”的记载: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

这里的五辛是指大蒜、小蒜、韮菜、云台、胡荽五类食品,五种辛菜杂和食之,具有辞旧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2、消夜果

“消夜果”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时期,并多次出现于南宋词人的作品中。如薛泳的《青玉案•守岁》。词云:

一盘消夜江南果。吃果看书只清坐。罪过梅花料理我。一年心事,半生牢落,尽向今宵过。

此身本是山中个。才出山来便希差。手种青松应是大。缚茅深处,抱琴归去,又是明年话。

依据宋《武林旧事》记载,当年的消夜果儿有细果、时果、蜜饯、糖煎及市食如十般糖、细沙团子、枣儿糕、蜜酥滴酥鲍螺、酥市糕、糖炒栗子、白果等诸般精美小食。

——全是高热量的甜食!古人都不怕夜宵吃多了发胖,咱们怕啥?吃货们,走起!

3、椒柏酒

椒柏酒是椒酒和柏酒的合称,主要是指椒酒,即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古代多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表示祝寿拜贺之意。李处全的《南乡子•除夜又作》。词云:

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这首词是李处全的除夕夜之作,词中“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说明当时除夕饮椒柏酒是一种普遍性的习俗。

4、屠苏酒

除夕夜除了饮椒柏酒之外,还有饮屠苏酒的习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华纪丽》卷五云:

俗说屠苏者,草庵之名也。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夕,遗里闾药一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识名,但曰屠苏而已。

古代人们年终有饮屠苏酒的习俗,不仅仅是为了把酒言欢,最主要的是为了避邪防病。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有限,人们惧怕瘟疫,因而饮屠苏酒的习俗迅速传播开来。

饮食看文化

从古至今,人们对节日饮食不仅仅停留在品种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增加,而是开始追求对饮食之外的精神享受。“这种精神享受是指饮食被赋予了美学、人文、哲学、道德修养等种种内涵。

上面介绍的各种饮食,椒柏酒具有延寿、祝寿的目的、屠苏酒有除病、祈福之意、摆酒果以供六神,祈求六神的庇佑等等,折射出宋代除夕词中饮食的深层文化内涵。

通过除夕饮食,折射出了宋人珍爱生命、信仰祖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心理。同时,除夕饮食活动也为家人之间或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而这也是中国劳动人民延续至今的文化积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