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法学习技巧拆书

听说你还在错误的使用RIA拆书法?五分钟助你快速更正

2017-03-15  本文已影响351人  云熙聊亲密关系

上月月末,参加了赵周老师上海的线下分享会。

听完讲座,这才了解到以前使用RIA拆书方法时犯了几个大错。现一一总结给你,希望对亲有启发。

什么是RIA拆书法

把书中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解释,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拆解成自己可以使用的行动方案。

即阅读片段→引导促进→拆为己用,每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如下:

R(Reading):阅读原文某个段落;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重述;

A(Appropriation)包含两部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以后我怎么用。

怎么用RIA拆书法

赵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RIA便签法,即准备3张便签:I、A1、A2各一张。

在看到书中的某个段落,有感悟的地方停下来深入阅读。此为R

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该段落大意,写在相应的便签上。此为I

搜寻以往经验,举出可以对应总结的生活中发生的实例。此为A1

结合过去,结合本段主旨,写下以后自己以后的行动。此为A2

RIA拆书法常见错误

关于I:

容易犯的错是附会式学习,即用自己以往的知识来总结文中讲到的知识。心里还想着:作者说的这个不就是XX嘛(自己以前了解的一个东西)

大写的错

正确姿势:认真阅读R,准备写I的时候。问问自己:和以前自己知道的知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我可以从中了解到什么新信息?

关于A1:

容易犯的错是泛泛而谈,即总结概括的说自己过去的问题。

大写的错

正确姿势:有时间、有地点、有具体时间,这样才构成一个清晰可追溯的鲜活案例。写下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到真正的问题。

关于A2:

容易犯的错是决心泛滥,即我以后要如何如何。

大写的错

正确姿势:具体到细致的、可执行的行动,行动量化而不是表决心的大空话。

如下是当时分享课时,赵周老师提到的。他讲到I是整个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重点内容如下:

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很关键

分析信息(Analysing)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整理信息(Organising)的关键是清晰适用边界

前(前车可鉴):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界(楚界汉河):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RIA拆书法适用书籍

不是任何书籍都需要用此方法阅读,此法对于致用类(干货、知识等)书籍非常好用。

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好好学习》和《好好说话》就比较适合,我也打算用这个方法来读这两本书。后期与大家一起分享,欢迎交流,共同成长!

Ps:该文章首发于微信同名公众号

犯过的错误 分享于你

学到的知识 分享于你

喜欢的事物 分享于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