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知识点】曹操竟然是个熊孩子?
本专题是为了方便各位小伙伴更好的学习和研究三国历史而创建的。
专门收录《三国志》译文性质的文章。
将继续保持通俗诙谐的风格,但减少文章中的个人情感和议论,只对《三国志》中的各种隐藏知识点做深入研究。想看三国评论文章的小伙伴,欢迎出门左拐关注【致三国】专题。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字孟德,是沛国谯县人。
这里出现了第一个知识点:沛国是什么地方?
所谓的“沛国”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他是汉代沛候的封地。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沛国是皇亲国戚罩着的场子,一个被称为沛候的男人在这个场子里收保护费。
到了东汉时期,沛国属豫州管辖。“州”类似于现代的省级行政单位,豫州省党政府设立在谯县,曹操正是谯县人。
《三国志》中说曹操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人。
事实上,曹操可能根本就不应该姓曹。
曹操的父亲名叫曹嵩,在朝廷中担当太尉一职。
在古代,太尉是类似于现今军委主席性质的大官!你一定会认为曹嵩真了不起。
然而在汉末,买官卖官逐渐成为官方许可的合法行为,所以曹嵩能当上军委主席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曹操的爷爷名叫曹腾,曹腾是一名高级宦官。没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监。
虽然本质上宦官和太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东汉时期的宦官终究还是被阉割之人。宦官怎么可能有儿子呢?
所以曹嵩实际上是曹腾的养子。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一个严谨到近乎古板的人,他不是很喜欢爆料,在编写《三国志》时,他省略了很多人的很多事。
在介绍曹操身世的时候,陈寿甚至模棱两可的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意思就是:“我可没功夫研究曹操他爸爸到底是谁生的!”
陈寿严格筛检历史的同时,一些草根史学家也在编纂着有关于三国不一样的历史,我们称这种出自草根史学家之手的历史为“野史”。
各种野史是我们研究三国乱世时不可忽视的参考资料。
南宋时期,儿皇帝刘义隆闲得无聊,想研究三国,然而看到的却是陈寿“阉割版”的三国史。
很多内容小刘皇帝就搞不懂了,比方说他也很好奇曹操他爸爸到底是谁生的,但是《三国志》里没写,怎么办呢?
于是小刘皇帝找来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解。
裴松之是个类似于卓伟一样的爆料爱好者,本着“查漏补缺”的原则,裴松之搜集了三国两晋时期的大量野史,为《三国志》做了超级详细的注解。
作为《三国志》的资料片,裴注已经和原著密不可分,是我们研究《三国志》时必看的参考资料。
那么另一个知识点就来了: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呢?
总体来讲,历朝历代对于裴注的批评要大于表扬。
原因是:裴松之不分优劣将他能够找到的所有史料全都罗列在注解当中。虽然让原文得到充分扩展,但内容却过于繁杂。一些绯闻、谣传性质的资料,甚至对读者们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然而裴松之的贡献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通过他的努力,让三国两晋时期的大量史料文献得以保存。虽然他在注解中罗列了繁杂的内容,但对于内容相冲突的史料,他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评判。
在注解中,随处可见裴松之对各种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充分展示了他“宁滥勿缺”的历史观。
裴注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让我们能够在各种史料的拼接筛选中,一点一点接近历史朦胧的真相。
说了一大堆,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研究三国历史时,不要过分依赖裴松之的注解,要理性筛选注解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三国志•武帝纪》为例,看看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裴松之的注解。
关于曹操谜一样的身世,裴松之爆了很多猛料。
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有个小名叫“阿瞒”。
《曹瞒传》是孙吴政权编纂的,全书满满都是曹操的黑历史,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告诉吴国民众:曹操是法西斯!我们要打倒法西斯!
所以在看到注解中出现《曹瞒传》的相关记载时,其内容十之六七都是绯闻和杜撰,我们看个热闹就行,不要太当真。
如《曹瞒传》这样的注解,属于真实度不高,参考价值也不大的资料。在阅读《三国志》的时候,应该小心排查,以免踩雷。
裴嵩之注引《续汉书》记载了曹操祖爷爷曹节的身世,讲了一个曹节与猪的故事,体现了曹节宽厚的为人。
然而曹操的祖爷爷发生了什么事对我们研究曹操没啥太大影响。
这样的资料属于真实度很高,但参考价值不大。我们留作知识储备就好。
关于曹操的身世,裴松之指:出在《曹瞒传》和《世说新语》等文献中,都曾记载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亲叔叔。
结合曹操以及夏侯惇的传记,我们不难发现这对基友的关系十分亲密,究竟是什么原因,《三国志》中并没有明说。
但是,如果曹嵩真是夏侯惇的叔叔,那么一切就说的通了。并且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裴注中存在着大量类似的琐碎资料,看似真实度存疑,却可以很好的把一些断片的历史连接起来,需要我们认真发现,仔细分析。
《三国志》说曹操小时候是个熊孩子,很机灵,任侠放荡,不好好学习。
针对这样的描述,裴嵩之引用了《曹瞒传》中曹操和他叔叔之间的一个故事,来证明曹操确实是个熊孩子:
说曹操小时候不好好学习,他的叔叔总是训导他,还经常向曹嵩打小报告。这让曹操很讨厌。
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叔,马上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叔叔吓了一跳,赶紧去告诉曹嵩。曹嵩跑来一看,曹操却好好的在一边玩呢。
曹嵩就纳闷了:“你叔叔不说你吐白沫了吗?”
曹操回答:“那是因为叔叔不喜欢我,所以才那样说我坏话。”
从此以后叔叔向曹嵩打小报告,曹嵩再也不信了,曹操得以放开了嗨皮。
短短的描述让曹操熊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乍一看,《曹瞒传》中的这段资料还真跟《三国志》对上了,难不成这是真事?
别急,在裴松之注引《异同杂语》中,记载了曹操的另一些事,明显和《曹瞒传》发生了冲突。
《异同杂语》中说曹操曾一个人擅自跑进大宦官张让的家中,张让发觉之后叫人去抓曹操。曹操手舞短戟越墙而出,没人能近他的身。
《异同杂语》还说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好兵法,曾著兵法《摘要》,还曾为《孙武》作注。
对比两本史书中相互矛盾的说法,我们可以发现:《曹瞒传》专注于曹操不好好学习的特点,说曹操是熊孩子;《异同杂语》专注曹操任侠放荡的特点,说曹操博览群书,是个有为青年。
那么哪种说法更真实一些呢?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因为曹操年少放纵,所以当时的人们大都认为这孩子多半是废了。只有乔玄认为曹操与众不同,并称赞曹操是济世之才。
乔玄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异同杂语》中的说法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因为曹操看似不好好学习,实则术业有专攻,喜欢研究兵法,所以得到乔玄的赏识。
结合《三国志》的上下文,曹操年少任侠放荡不招人喜欢,却又能得到乔玄的赏识,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矛盾的情况,《异同杂语》中的说法显然更靠谱,可信度更高一些。
裴注中有很多这种不同说法间存在矛盾的现象,一些矛盾特别明显的内容,裴松之会给出自己的看法。但大部分情况下,这些矛盾需要我们结合《三国志》原文来做理性的分析。
至此,曹操的童年就相对清晰了:他的父亲曹嵩有极大可能原姓夏侯。曹嵩被曹腾收养,最后做了太尉。曹操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是一个官富二代。从小任性放纵,喜好兵法,深受名士乔玄赏识。
相信有了这篇文章的帮助,让大家在阅读《三国志》的时候可以更方便一些。
曹操的故事仍在继续,《三国志》才刚刚翻开了第一页,还有哪些知识点等待我们学习呢?
请继续关注【三国志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