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谈写作创作

写作的人心里都有一亩田

2017-09-28  本文已影响210人  罕奇辣母
写作的人心里都有一亩田

记得上学的时候,有篇阅读题《永远的蝴蝶》,属于微型小说。情节简单,下雨天,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寄信,随着刺耳的刹车声,樱子像一只蝴蝶飞起来,她年轻的生命消逝了。信的内容是:妈,我打算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作者的写法跟那时常见的鲁迅先生的小说有很大不同,文字唯美抒情,立意隽永深远。结尾,樱子还不知道信的内容是“我”给她的惊喜,惊喜到悲痛的反转,留给“我”刹那的永恒,她是“我”永远的蝴蝶。这反转留给读者我强烈的冲击和震憾。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我从这一篇文章里,体味到文字的魅力,多像变魔术啊。那时候不像现在有手机,有百度,作者的信息只知道三个字“陈启佑”。我从文章里几次出现的“骑楼”这个词,猜想着作者的地域,原来生活在有“骑楼”的地方的人变出的魔术是这么凄美。

那一天那一刻,那里的雨是天空的眼泪吗?它已经知道了要发生的一切?那里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上”,那里的“骑楼”是无情的,看着天的阴冷,还有“我”的茫然,一直都冷漠着。它们都商量好了似的,伴着樱子一起悲剧出场。

从此,再看厚厚的字典,仿佛里面所有的字都是一个个小精灵,它们等着不同时空的人来召唤出列,带给别人千差万别的感受。

我能变什么样的魔术?我的心田里那些想法时而贴近生活,平凡真实;时而又虚无缥缈,遥不可及。如果铺开纸,那些小精灵会不会自然的流淌出来?

我给它们的组队也许不像别人的文字那样惊心动魄,婉转迂回,但是我知道,有些美好,有些感动,有些失望,有些过往,必须记录下来。我,就是我,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手种我田。

最初是在5460同学录论坛上写青春,后又在家乡一个论坛上写家乡,终是别人的地盘,总担心和同学录一样消失。直到8月听说了个人公众号,多像一块完美的自留地啊,我的地盘我做主。

马上看攻略做准备:一台电脑、一张微信绑定的银行卡、一个没申请过微信各产品的扣扣号。

试了好几次没有成功,都是邮箱激活时显示绑定银行卡有问题,换了几张卡,反复尝试绑定解除,都不行。在这过程中,只要接收过公众号申请邮件,没激活成功也算用过,扣扣号废掉好几个,好在新扣扣号申请很便捷。

后来一个朋友告之可能是招行卡的问题,现去注册了一张工行卡,再一试真的就注册成功了,看来真是招行卡不行,不论什么类型卡,只要他家的就是实名认证不了。

注册成功后按提示发了第一篇文章,也是发了几遍才成功,不知怎么误打误撞发出去的,后来摸索了几天才知道自建图文发消息的窍门。

从8月22日注册成功到9月25日收到开通原创通知,期间共发文25篇,其中前15篇都是简书直接搬过去,后面是简书没发过的一个长篇小说,每天整理两到三千字配同一张图连发了8天,又从简书搬了2篇,再就收到通知。

看提示每天只能发一篇图文消息,而且只能是用电脑发。特别珍惜这一次机会,每次发的文字保证百分之百原创,图片来自网络的要注明,后来,图片也尽量用自己拍的照片。

粉丝共43位,大家都很忙,每天阅读量还没过半,因为不常在电脑边,互动人次总共十个指头可以数过来。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让我这么好运,快速拿到原创标。也是因为有他们,再懒再忙,心里也牵挂着一件事,要发文,不能断更。

我把公众号里写作当在自留地里种花,那么,简书就像花卉界的奥林匹克—— 花博会,在这里,只有勇敢拿出自己的花儿和别人交流分享取经,才能反思突破,种出超越自己昨天的花来。 

初到简书,正赶上那个对话体一万五千字创作大赛。点开参赛作品,看到那些百转千回的故事真的是用全对话完成的,我这个不出门的小花农感叹:这多像花卉界的那种挑战,看谁能培育出来罕见的黑色玫瑰、黑色郁金香!

后来又逛到别山举水老师的花屋,他的那些花儿震到我了,好像每一朵都会说话,饱含深情地诉说着园丁的朴实、沉静,细腻、善感,谦逊、温厚。我要向他取经,马上报名了他的写作课,从那天起,走路都变得仔细了,要听别山老师的话,多看多想多收集素材呀。

最后,愿大家都管理好自己的一亩田,种什么?种什么?也许,就学三毛“种桃种李种春风”?或者耕耘着“不醒的梦”?

即使每天当流水账记,老了也有现成的回忆录,到那时,有新的感悟,还可以批注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