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文化旅游 读书行走(一)
2020.8.7 阴有大暴雨
晨风微醺,十个人两辆车“文化旅游,读书行走”红色研学之旅正式开启。
西康高速走了多次,路况熟,心情与车速一样欢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车行至镇安段突然大雨滂沱,西康线桥隧交织、山高谷深,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浓云、雨瀑、狂风,雨刷开到最大依然视线模糊。降低车速小心翼翼,经过某一长隧道(此前怕幽闭,现在却希望一直能在隧道中行驶),出隧道口由于经验不足未提前开雨刷 ,一道雨帘瞬间遮掩前挡风玻璃,惊呼、踩刹车、开雨刷、一身冷汗。过柞水后雨势开始减弱,揪着的心也慢慢放松。接近西安已然是柔风细雨、凉风习习。竟想到“一蓑烟雨任平生”了。
来到雨雾缭绕的大唐芙蓉园,没了夏日的燥热,雨滴落在脸上,沁香的凉意即刻涌上心头。顺着唐僧师徒雕塑遥望方向俯瞰大唐芙蓉园,烟雨楼台、绿树成荫,是盛世繁华经岁月沉淀后的沉稳安心,一池波动莲依少女般含情脉脉,几处亭台轩榭老者样慈目安详。驻足荷塘迂回的连廊,游人三两成群拍照留念,在雨丝外衣笼罩下,照片的底色一团柔和,不必撑伞而阻止细雨绵风的亲吻。“昔日烟柳繁华地,今夜曲江明月楼。”
惜别芙蓉园与西北大学教授共进午餐,教授们幽默风趣侃侃而谈,对书院的活动给予肯定也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意见。饭后我们携着期盼,怀着憧憬前往本次旅途下一站中华历史文化名城――韩城。
驱车两个半小时下榻韩城酒店,虽然疲惫不堪却禁不住美食的诱惑。韩城古街依地形而成阶梯式修建,依山傍水。暮色四合,新城老城灯光斑斓,新城高楼林立,老街古朴典雅。老街由不规则石条铺就而成,经岁月磨洗,行人、车马踩踏已经坑洼不平,仿若记录韩城历史的斑驳的古籍。由于疫情影响,游人稀少,古街显出几分娴静,我们小心的行走,一路上几家小店兜售着当地特色美食――花椒黑酸奶,仅凭名字实在无法想象其中滋味,不敢轻易尝试。地处古街中心地段的美食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北方面食历来闻名遐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看名字就已让人眼花缭乱――羊肉糊卜、韩城十三花、韩城羊肉臊子饸饹、羊肉饸饹、羊肉馄饨……瞬间竟不知道要吃点啥。同行徐老师说,多点几样大家都来尝尝,这个办法挺好。一不小心都吃撑了,连花椒酸奶大家也都交口称赞。
吃饱喝足返回酒店,开始今天的读书分享,王娅莉老师分享《史记》,她先总体讲述《史记》的特点和构成,司马迁的生平简介。串讲《报任安书》、补充诵读《悲士不遇赋》,王老师凭借个人的深厚文化底蕴,阐释着自己对《史记》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谢涛警官从《论语》讲到有关拖延症的论题,“三思而后行”的新解尤为让人称赞。
行走的第一天,身体和灵魂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