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反思实践活动 | 反思2组 By 易查理

2017-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易查理

12月28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完成一样成果
    • 回应:迫不及待地分享出去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获得认同感
    • 证明我一直有工作成果输出,掩饰低效拖延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完成一个成果
    • 动机:获得外在认同;掩饰低效拖延
    • 行为:迫不及待地分享出去
    • 奖励:小我得到外在认可或认知上得到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完成--急于分享--小我得到认可和放松→敏感度加强
  5.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了问题?
    • 身份确认出了问题
      • 我不是自己的主人
    • 原则出了问题
      • 我做事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认可,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低效
      • 手段目的化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时刻澄清自己的身份
      • 我是自己的主人
      • 我是内在驱动者
    • B(belief)V(value)R(rules)
      • 我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
      • 我的行为动机来自于自我满足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调整自己的模式:得到成果后,抑制第一反应。

12月27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沟通好了在家做A工作,又要求去职场做C工作
    • 回应:手机沟通时表现出不太乐意的情绪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我的模式:工作安排好了就不要随意变化
    • 我更倾向于做A工作,而不是C工作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模式1:
      • 触发器:安排好的工作突然要变更
      • 动机:小我不愿意接受变化
      • 行为:不乐意、不情愿、不高兴
      • 奖励:小我得到表达
      • 触发器敏感度:变化--不愿意接受--不乐意--小我得到表达→敏感度加强
    • 模式2:
      • 触发器:更倾向于做A工作,突然要求做不想做的B工作
      • 动机:小我只想做耗能低的A(want),不愿意做耗能高的B(should)
      • 行为:不乐意、不情愿、不高兴
      • 奖励:小我得到表达
      • 触发器敏感度:W转变为S--不接受S--不乐意--小我得到表达→敏感度加强
  5.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了问题?
    • 身份确认出了问题
      • 我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创业者,我面对的是自己的创业伙伴
    • 原则出了问题
      • 做事的顺序不应该是want→should→must
        不愿意接受变化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时刻澄清自己的身份
      • 我是一个自我驱动的创业者,必须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
    • 遵循MSW原则
      • 先做必须(must)做的、再做应该(should)做的,最后做想(want)做的
    • 信念调整
      • 不断变化才是创业,一成不变那是打工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我虽然不乐意,调整了一下情绪,奔赴现场完成了工作C,而且发现C是相对轻松的工作

12月21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6小时完成一个10分钟的视频录制
    • 回应:觉得自己的效能太低,失望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工作效能太低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要投入工作了
    • 动机:小我发出信号,在认知紧张前先放松一下
    • 行为:随意查看论坛、简书或公众号
    • 奖励:小我得到认知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要工作--先放松一下--进入舒适区--小我得到奖励→敏感度加强
  5.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了问题?
    • 身份确认出了问题
      • 进入舒适区,任小我摆布
    • 原则出了问题
      • 没有遵循行动法则
    • 方法出了问题
      • 没有使用沉浸工具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时刻澄清自己的身份
      • 我是一个自我驱动、聚焦专注、会讲故事的高效能成长导师
    • 遵循行动法则
      • 只有行动才会产生价值
    • 启用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 拿出沉浸工具,扎进去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通过澄清身份、行动法则、沉浸工具,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

12月20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爱动手的David与Lisa发生小冲突
    • 回应:担心Lisa受到伤害,忍不住干预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我要做孩子的保护伞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David与Lisa发生小冲突
    • 动机:我要做孩子的保护伞
    • 行为:现场干预
    • 奖励:小我成功“避害”,得到认知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小冲突-担心受伤害-干预保护-避害成功→敏感度加强
  5. 之所以我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在起作用?
    • 弱势文化属性在起作用
      • 要做他人的主人,避免其受到一切伤害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不做孩子的主人,不提供过度保护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保障基本安全的情况下,自己离开孩子的视线,让孩子自己面对TA成长的土壤:一切正在发生的事件。

12月17日(卡片)

(一)事件

(二)思路


12月16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书写痛点(一)逐字稿没有思路,没有结构
    • 回应:没有整体结构也要写,先完成再完美,行动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在刺激与相应之间做出了主动选择,主动放弃第一反应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但是被我推迟了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书写逐字稿没思路,理不出结构
    • 动机:理性我意识到要启动“先完成再完美”的原则
    • 行为:没有整体结构也要写
    • 奖励:理性我发挥作用,小我得到延迟满足后的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无思路-小我想屈服-理性我主动选择-小我得到延迟满足-敏感度加强
  5. 之所以我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起作用?
    • 积极主动:在刺激与相应之间做出主动选择
    • 身份信念:我是自我驱动、聚焦专注、会讲故事的高效能成长导师
    • 被动积累:这个视频录制今天必须完成,不能耽误下周使用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行动时没有思路,先完成再完美;做中学是个人成长的主要方法,占到80%的比重
      • 没有思路时,先完成再完美,做中学
    • 刻意练习分身,自己跟自己对话;分身即升维
      • 小我启动时,分身升维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采取行动后,完成逐字稿,而且过程中不断迸发新的灵感,晚上的视频录制也很顺利,效果是目前录制过的视频中感觉最好的

12月15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1.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Lisa哭闹,Wendy情绪失控
  2.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走进卧室,尝试安抚
    • 到客厅画搞笑的画,吸引Lisa的注意力
  3.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想清楚之后决定的
  4.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不是;还没有形成模式
  5.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在刺激与相应之间做出了主动选择,主动放弃第一反应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Lisa哭闹,Wendy情绪失控
    • 回应:走进卧室,尝试安抚到客厅画搞笑的画,吸引Lisa的注意力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在刺激与相应之间做出了主动选择,主动放弃第一反应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但是被我推迟了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Lisa哭闹,Wendy情绪失控
    • 动机:理性我意识到发怒无用,小我没有上位
    • 行为:先现场安抚、再灵机一动
    • 奖励:理性我发挥作用,小我得到延迟后的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想要发怒-理性我说服小我-采取理性行动-小我延迟放松
  5. 之所以我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起作用?
    • 多次经历告诉理性我,愤怒没有用
    • 从书房走到卧室,给了理性我做思考的时间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抑制第一反应,给理性我和小我更多的对话时间
    • 孩子哭闹不止时,安抚和生气都无法把她从小我中唤醒出来,要想方法激发她的兴趣动机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继续修炼积极主动的第三层次
      • 通过激发他人的兴趣动机,尝试破局

12月13日(记录)

(一)事件

(二)NL6L模型(丁元英)


12月11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1.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受到高势能“碾压”
  2.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情绪由高到低,由自信到些许低落
  3.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4.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我觉得自己下次可以有不一样的响应
  5.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小我遇到高势能“碾压”,暂时性失去自我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受到高势能“碾压”
    • 回应:情绪由高到低,由自信到些许低落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小我遇到高势能“碾压”,暂时性失去自我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受到高势能“碾压”
    • 动机:小我感到恐惧,失却自信
    • 行为:情绪由高到低,认为对方完全正确,自我暂时性迷失
    • 奖励:小我回避现实,用“俯首”获得心理安慰
    • 触发器敏感度:势能碾压-自我失却-小我得到安慰,敏感度加强
  5.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在沟通时,我没有平常心,有一种看不见的“自牛逼主义”在控制着我
    • 没有理清楚小组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它是为了相互赋能)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高效沟通的概念澄清
      • 不是为了碾压别人,或者被他人碾压
      • 姿势上要求自己做到常抱平常心,才能实现相互赋能的目的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去掉“自牛逼主义”,抱平常心相互赋能
      • 反面表现:
        • 遇到势能比自己低的,咄咄逼人,说教意味
        • 遇到势能比自己高的,失去自我,自卑自叹

12月09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1.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连续4天熬夜,连续4天没有按时反思打卡
  2.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平静
      • 无感,已经是这样子了,不想做出改变
      • 自然,起晚了就起晚了,不需要内疚,想想下一步做什么
  3.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基本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4.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不是的
  5.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无感
      • 破罐破摔,任小我横行
    • 自然
      • 接受现实,我为此懊恼也改变不了现实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连续4天熬夜,连续4天没有按时反思打卡
    • 回应:平静(无感或者自然)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破罐破摔,任小我横行
    • 接受现实,我为此懊恼也改变不了现实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模式1
      • 触发器:头一天熬夜第二天赖床
      • 动机:小我感到无奈,为熬夜赖床反思多次,仍然无效,放弃吧!
      • 行为:无感,破罐破摔
      • 奖励:小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自弃的理由,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努力-无效-努力-无效-放弃
    • 模式2
      • 触发器:头一天熬夜第二天赖床
      • 动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他律打卡是获得平静自由的工具,不是目的
      • 行为:自然,接受现实
      • 奖励:小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自洽的理由,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努力-无效-努力-无效-自我安慰
  5.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高耗能模式下,小我自我放弃
    • 高耗能模式下,小我自我安慰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只有低耗能模式才可以持续
      • 充分发挥天赋,让天赋的模式(知识整理)起作用;
      • 让你的内部动机(兴趣、享受和自我满足)起作用,自我决定;
      • 持续优化你的逻辑六层次体系,澄清关系,明确定位,修正信念;
      • 处于利于“被动积累”的外部环境中,接受赋能,甚至实现跃迁。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觉察并识别自己的模式,并进入低耗能模式状态

12月08日(记录)

(一)问题描述

(二)主要原因

(三)解决方案

(四)if/ then


12月05日(记录)

(一)事件

(二)NL6L模型


12月04日(复盘)

(一)事件

(二)复盘过程

  1. 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 目的:
      • 与伟大对接,提高自己的势能
      • 建立捆绑绳,我必须高标准参与2018年的年目标制定课程
    • 目标:
      • 中级标准:按照课程流程框架整理课程内容
      • 神级标准:按照主动学习的认知框架整理课程内容
  2. 亮点和不足是什么?
    • 亮点:
      • 框架是在梳理课堂记录时逐步形成的
      • 从易到难整理,顺序依次是:金句→拾遗→逻辑→工具
      • 得到4份成果(逻辑、工具、金句、拾遗)并及时收进结果体系
    • 不足:
      • 没有知识整理的心理表征,跟着感觉在走
      • 框架既不是立项时的中级标准,也不是神级标准
  3. 原因和经验是什么?
    • 原因:
      • 努力成为价值交换网络的节点
      • 整理内容是兴趣所在,进入低损耗模式
    • 经验:
      • 没有相关心理表征,要主动找大神获取
  4. 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
    • 实施“进阶版”知识整理前,先与大神沟通

12月03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1.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准备课程,打印所需材料
  2.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只想到打印一份材料
  3.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4.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不是
  5.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没有冗余原则意识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准备课程,打印所需材料
    • 回应:只想到打印一份材料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没有冗余原则意识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为一件事做准备,包括准备物料、准备时间
    • 动机:小我随意认为,“有”就行,没有风险意识
    • 行为:物料只准备一份,时间上不考虑突发因素
    • 奖励:通过简单反应,让认知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准备物料或时间-不考虑冗余和风险的简单认知-小我得到放松
  5.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假设体系里没有冗余原则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一准备,就冗余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为项目准备时间、准备物料,都要比预计需求多50%

12月02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1.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书写视频公开课逐字稿,无意间看到老罗推送的锤科京东直播视频回放
  2.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放下手头的事情,点开链接看了30多分钟视频回放
  3.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做出的,只是纠结了2秒钟而已
  4.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不是
  5.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看直播回放,满足内在动机
      • “关注锤科,听老罗神侃”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
      • 满足兴趣要求是一种低损耗模式
    • 做手头工作,是在动用意志力
      • 还未形成MSW模式,NL6L还悬在空中
      • 启用意志力做Must,是一种高耗损模式
    • 小我在能耗最小原则之下早就臣服了
      • 选择低损耗,放弃高耗损
      • 形成拖延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书写视频公开课逐字稿,无意间看到老罗推送的锤科京东直播视频回放
    • 回应:放下手头的事情,点开链接看了30多分钟视频回放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看直播回放,满足兴趣要求,是一种低损耗模式
    • 做手头工作,动用意志力,是一种高耗损模式
    • 小我受能耗最小原则支配,形成拖延的结果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做MUST时,看到WANT
    • 动机:小我厌恶高耗损,直奔低损耗;理性我直接退位
    • 行为:做WANT,拖延MUST
    • 奖励:小我得到满足,认知处于放松状态
    • 触发器敏感度:面对低损耗和高耗损-能耗最小原则-小我得到满足,敏感度加强
  5.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有认知无行动,动力不足
    • 主要是身份确认出问题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你认知到要做的事情,你大部分情况下都未必有动力去做
      • 你要么强迫(积极主动)自己去做,直至形成秩序感(习惯)
      • 你要么进入价值交换的中心,接受被动积累的赋能
        • 建立他律环境,受环境监督
        • 进入高势能场,受环境赋能
      • 你要么启用NL6L,理清身份,更新信念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如何解决知道做不到的问题)
      • 积极主动去做,形成秩序感
      • 进入价值交换中心,接受被动赋能
      • 使用NL6L界定身份、更新信念

12月01日(反思)

(一)事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1.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洗手间里看到东西随意摆放
    • 找不到自己放好的篮球
  2.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有些烦躁,物品为什么就不能放到它该放的位置?于是给Wendy提建议
    • 有些急躁,处于生气的边缘
  3.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都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小我完全“统治”了我
  4.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不是
  5.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意志力消耗负荷较大,自控力已经无力中断系统1了
      • 公开课视频只是理出思路,当天晚上要做PPT,写逐字稿,完成录制
      • 装修方面需要沟通尾款和下步进展
      • 买一小牛头盔,型号大要退换,顺丰寄送后,就在小牛的售后和客服之间来回斡旋
    • 分身觉察仍需刻意训练,目前处于第二层。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1):洗手间里看到东西随意摆放
    • 回应(1):有些烦躁,物品为什么就不能放到它该放的位置?于是给Wendy提建议
    • 刺激(2):找不到自己放好的篮球
    • 回应(2):有些急躁,处于生气的边缘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意志力消耗负荷较大,自控力已经无力中断系统1了
    • 分身觉察仍需刻意训练,目前处于第二层。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违背自己意愿的小事情
    • 动机:理性我已经无力与小我沟通
    • 行为:生气,情绪些许失控
    • 奖励:第一反应即受小我摆布让认知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理性我低能量-第一反应频发-小我得到认知放松
  5.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生活处于高耗损模式
    • 依靠意志力和外部动机过活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处于高耗损模式下过活,情绪很容易崩溃
    • 通过身份确认,在多线叙事的生活中,理出暗线。
      • 我是谁?
      • 我相信什么更重要?
      • 我有什么能力来匹配它?
      • 我要做出什么行为?
      • 我有哪些外在的资源?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使用NL6L)
      • 我是一名合伙创业者!
      • 我相信与创业平台直接相关的事情更重要!
      • 我的项目化推进任务能力、整理能力、授课能力
      • 我要立项、我要梳理、我要录课(上课)
      • 人脉(Jackie、Wendy、老大)(被动积累的来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