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事”:体验生活

2024-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草原野狼战队

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雪亲子日记莒县一中高中部2023级12班驰翔爸莒县第三实验小学2021.9驰程爸2228

      现在孩子的童年,似乎并没有那么快乐。

      过去的孩子,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书读得不好,会生活也值得大人骄傲,叠个被子、洗个碗,家里人就觉得很欣慰了。

      而现在的孩子想让父母幸福起来,就难得多了。

      因为大家对孩子评价标准都很单一——那就是学习成绩,孩子学不好,那就是失败。

      在父母看来,除了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没有必要体验。

      在某档综艺中,一位妈妈甚至坦言:“我对小朋友的教育理念是,没有快乐童年。

      小朋友是需要一个严格的学习环境和态度的。”

      孩子的成长被套上学习的紧箍咒,而父母常常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整天长吁短叹。

      很多孩子在本该天真无邪的年纪里,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大人们似乎将孩子的幸福寄托在未来宏大目标上,认为在当下的生活,除了学习都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小孩想进厨房帮妈妈做饭,马上就会被赶出来:“这种小事不用你做,你看书去。”

      少了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没有自主又没有自信,孩子渐渐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困顿于眼前学习上的忧患。

      幸福的能力,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东西。

      这种主观上的感受就藏在生活的细小的点点滴滴之处,全家人一起大扫除、一起散步、一起研究厨艺......

      要让孩子去看生活的每一面,孩子才不容易“空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生活就是教育。”

      让孩子体验生活,就是为了唤醒孩子的生命力。

      对孩子成长来说,有用、没用,其实没有一个衡量标准。

      当下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养分。

      所谓的“无用”,做到了极限,也能变得极为“有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孩子人生中一些很重要的变化,可能就是来自这些无用之事。

      陪伴孩子成长,我们也要适当放下对“有用”的执着,去做一些无用之事,它并没有那么多恶劣影响,反而丰盈了孩子的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