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

关于“成长”

2019-01-16  本文已影响254人  雷亚荣

2019年,未正式写过字。多次有想法欲写些东西,却是准备写、又觉得自个并未想的透彻,怕表达不清楚,更是想克制、理智、尽量摆脱自个潜在的、侵入骨子里的思维逻辑,以求能够准确的表达想法。

关于“成长”

最近与孩子相关的事件频发,因而关注到成长。

生养儿子后,是我第一次关注个人的“成长”。由于长期受教育的后果,怀孕到养孩子惯性的依赖于书。怀孕中会出现何种情况、养孩子过程中每一个阶段该如何养育...这些知识均来自于书,再反观至生活中,检验于实践中。想想这就如同准备养只小猫小狗、入手一盆花草...需要提前储备工具书,提升养育技术,好知道小猫小狗日常生活的细节需求,琢磨着如何能够将小动物养育好。养的 身体倍棒、牙口又好。与其说是第一次关注个人成长,不如更准确的说是关注特殊动物养殖、饲养更切贴一些。

生养孩子前,从未反省过自个的成长。近几年,从自个“成长”角度来说,大学毕业前,吃喝拉撒、求学构成了绝大部分的人生经历。吃喝拉撒似乎不值得一提,因为周围的人谁也不觉得那就是应该关注的事,却也是每每同学一场、聚在一起最多谈论的事。周围一致认为,唯有求学过程才是做为一个学生的本分。作为个人成长阶段、公开亮相于社会公共领域前的较量过程,其他的一切事情(吃喝拉撒睡)均是达成求学目标而做的铺垫工作。对此考核标准,作为个人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拿来应对“打怪升级”,即便是“吾当三日自省吾身”,也是针对科目学习中的方式方法、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是否正确而展开的、考试题目解答中可否再行精进等。此阶段若说是个人成长,不如更准确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将自己的知识装备升级、磨炼成更锋利的工具,竭力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个人应具备的合格角色。

关于“成长”

想起《狗十三》此部电影,剧中的女孩成长中被要求的“社会化”过程。名字为“爱因斯坦”的狗丢了,女孩难过难过、发发情绪应适可而止,特别是竟然闹到: 爷爷为此摔断腿、多年不曾出门的奶奶深夜寻找女孩,差点回不了家;继母为平息此事,买来相似的狗、冒名顶替“爱因斯坦”应顺势装糊涂,接受继母的好意、感恩戴德。作为一个十三岁的姑娘,继母生育二胎后,父亲眼里的女孩应该已经大了、懂事了,应做到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公开场合有面子。从此剧中可看到,个人的成长似乎就是个人真实感受被掩藏的过程、个人的外象角色社会化过程,即主动承担个人社会角色的过程,也是我们嘴里念叨的“这娃挺懂事”的社会角色展现过程。

细究至此,成长就成为,个人自出生被养育的“身体倍棒,牙口又好”,而后被教育成“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知识装配齐全”,进一步被规训、教化成主动扮演合格的“个人社会化角色”的蜕变过程。

思考至此,更是有更多的不解: 如此养育孩子与养只小猪有区别吗?养育的健健康康的好去完成作为猪的功能。当然,想着养育健康也是很不容易,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空气、各阶段需要注射的疫苗等等,各个大小坑防不胜防。当然养育硬件条件太差,亦会如同“庆阳的八岁小姑娘”,遭遇残酷无情的对待;若是命遇太差,如北京一小学的学生碰上偶发事件,根本无从谈到长大。若是孩子本身天性不差,但长成过程中时遇较差,会不会如“张扣扣”般,穷其一生力量、用来冲破附加在身上的魔咒。

关于“成长”

踩着了狗年的尾巴,想想过了春节就是猪年,作为家禽的猪,除却脏、不堪,有一样好,可带给各家各户财富。因而会有肥猪拱门一说。写到这儿,思路跑岔了,头脑中蹦出来婆婆原来在儿子小时需要她帮忙带时,下意识中找托词推脱时,曾说过一句“家里的奶奶八十了;老母猪也要下崽了,得回老家给老母猪蒸些馍,小猪娃到时好卖些钱”。回归正题。对于狗,大多是称赞狗对于主人的忠诚。但细究“狗”在汉语中的定位,往往与贬斥相连。狗身上每一个部位都被用来类比人的卑贱。比如,描写头是“狗头军师”;描写眼是“狗眼看人低”;描写嘴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描写腿是“狗腿子”;描写肉是“狗肉不上席”;描写肺是“狼心狗肺”;描写血是“狗血淋头”;描写皮是“狗皮膏药”;描写尾巴是“狗尾续貂”;甚至连狗的屁和屎都成了“狗屁不如”“狗改不了吃屎”。进而,对于狗与人和其它动物的关系,也形象的衍生出了很多的成语和俗语,比如狗和鸡放到一起成了“鸡鸣狗盗”“鸡飞狗跳”,与猪放在一起“泥猪癞狗”;不好的朋友之间成了“狐朋狗友”;狗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意思: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狗娘养的。所有的都形象化的指向了狗的奴性和不堪。

不管是规训、教化孩子,还是饲养、驯化猪、狗,我们都异常的清醒,一切都是工具。不是有一句流传很广的鸡汤: “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

初始注意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狗的称赞与“狗”在汉语中定位的相悖,心中略过一阵窃喜,以为我们古人于冥冥中,也是模糊的意识到个体的自由,崇尚“不自由,毋宁死”;后来才意识到,古人长于的类比、形象化思维,借此抒发个体的情志感慨。古人善于观天象以探知与世间万物变化之关系;古人不会仰望星空,不求探索星空的运行规律,即便观测获知天象知识,也是寻求对于人世间是否有用。

关于“成长”

“有用没用”成为我们大多人潜在的、做选择前衡量判断的标准。这个“用”就是能否给自己带来世俗的好处,随着古风已逝,价值标准的混乱,好处往往是世俗的成功。通过趋炎附势获得“荣誉”、蝇营狗苟取得“财富”,世俗的成功也变成了贬斥与羞辱。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更不是工具。个人的成长不是被教化成“利器”扮演社会化角色的蜕变过程,也不是达志“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境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