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2023-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明语明言

特别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几位同事在一起批阅语文试卷,被学生的书写给气到了。即将初三毕业的学生,竟然写不出一手规范的汉字,更谈不上什么美观了,原因在哪里呢?

一位同事的孩子刚好在上一年级,她忍不住发言。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作业就很多,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她就非常注重写字训练,可以说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已经能够认真的书写很多汉字了。可是上了小学以后的这一年时间里,孩子的书写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差,甚至有一次老师给她打电话说,最近孩子的书写有较大的退步,请予以关注。她委屈的说,孩子每天那么多的作业,要想认真的完成,那得需要多长时间啊,孩子还有空睡觉吗,有空玩耍吗,还能认真写完么?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手工作业,美其名曰废物利用,让每一个孩子带5个某品牌的红饮料罐,且是高罐的那种。家里根本没有这种怎么办?只能去买。跑遍了周围的大小超市好不容易买到了饮料,可是家里没有人喜欢喝这种饮品,倒掉又怕浪费,只能犟着眉头,家长喝完才得到了孩子需要的5个罐。

这样一来手工作业是完成了,可是背后的资源浪费以及家长的无奈,又有多少呢?孩子做成的手工作品,除了摆放在站台上,用来显示所谓的素质教育成果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吗?我们都不得而知。

我是一位语文老师,从语文学科教学方面来讲,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书写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的作业少,孩子处在认识汉字,理解汉字和书写汉字的起始阶段,有一个好的开头,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将来语文的终身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阶段过于重视语文学科的成绩,让学生通过刷题和大量的抄写作业来提升所谓的语文卷面成绩,挫伤的是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消耗的是他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的兴趣。从而导致孩子们一提到阅读就皱眉头,一开始写字就龙飞凤舞。

这种情况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