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三百年4:文功武治宋太宗》
2019-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酸酸的酸菜
《大宋帝国三百年4:文功武治宋太宗》
《大宋帝国三百年》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揭开一个被铁蹄与悲情遮蔽的惊艳盛世。
现代一部全景式解读宋朝三百年政变、杀戮、征战、信仰与文明推演的史诗。
治世方略、商战兵法、政治宝典,政府人员、商界领袖必读书。
读懂大宋,才能读懂今日之中国。
公元976年,太宗赵光义即位。
践祚第二日,颁布五条意见(即位大赦诏),不见新格局、新气象,不见豪言壮语,但让中原士庶明白了一件要紧的大事——天子换了,天下没变。
太平兴国的改元,也预示了一代圣贤致力于天下太平的政治理想,可天下并不太平。太宗初年,北汉还在割据,吴越也没有成为大宋本部,南方的清源军,也还不属于大宋本部;远在北境的契丹,前景如何,更是吉凶未卜;就是大宋辖境内的广袤土地,也时时出现自然灾害、政治叛逆。
尽管如此,为了恢复汉唐疆界的伟大梦想,赵光义正在一步步努力。
太宗初年开始,赵光义支出国帑,治理自然灾害,自焚祈雨,为民解忧患,惩贪治恶,致力于天下大治;分权藩镇势力,兵不血刃,解决漳泉、吴越问题;伐北汉,收复割据政权,追寻大一统格局;亲征燕云十六州,近千里防线上,与契丹做拉锯战……太宗初年开始,有收复藩镇的喜乐之景,也有血流成河的遍地厮杀之战;有初征契丹的意气风发,也有败退返家的黯然神伤;有大人物的小算盘,也有小人物的大气魄。
与契丹攻伐,互不可胜之后,大宋进入了和平发展的年月。